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司马懿:从忍让到爆发
杨义:从文学史看“边缘…
老北京庙会的飘香记忆:…
虎文化:从“神的化身”…
龚敏迪:从搏虎者到“文…
著名戏曲史家钱南扬:从…
单霁翔:从“遗产大国”…
袁济喜:从北京奥运看国…
辽宁:公积金贷款买房猛…
巴西男童遭针扎续:从肺…
最新热门    
 
胡宁:从古徽州到碧波地——荫馀堂漂洋过海的故事

时间:2010-3-10 9:52:26  来源:不详
,换来了一座濒临灭亡的徽州古建筑在异域的新生,换来了一次匪夷所思的古建大挪移。

 

  2003年6月21日,荫馀堂连同扩建后的博物馆一起正式对公众开放,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塞勒姆市市长和美国十几个博物馆的馆长,以及十几个国家的高级外交官员纷纷亲临庆典。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现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杨洁篪先生专门发来贺电。美国总统小布什夫人劳拉专门致信写道:“荫馀堂的重新建立和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亲近19世纪中华文化缩影中的一瞥,这是一笔难得的历史文化财富。”美国各大媒体相继报道这一消息。当天的开幕式盛况空前,慕名前来的观众就有一万多人。古色古香的荫馀堂,精致华美的中华文化,带给世界各国游客深深的震撼。

 

 

  在唐·蒙罗先生的邀请之下,休宁文化代表团在2010年的元月踏上了美国的国土,第二天即从纽约驱车前往塞勒姆市的碧波地。正是雪后初霁的大好天气,深邃的蔚蓝天际辽远开阔,碧波地的湖水不见一丝杂质,仿佛大地上一只深蓝的瞳仁与天空深情对视,一排排鸥鸟在碧空滑翔,向中国客人表示着友好。美国田野小溪艺术文化基金会顾问、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南希女士在博物馆门口迎接我们,南希女士是一位中国通,讲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当年正是由于她和她的团队的努力,才使荫馀堂落户美国的梦想成真。

 

  感觉是去见一位久别重逢的亲人,脚步有些匆忙而踉跄,南希带着我们经过博物馆现代气派的美国馆、南非馆、日本馆、欧洲馆,看过专为介绍荫馀堂设计的精巧展览,穿过一条窄窄的甬道,只一步,我们就从边门迈进了荫馀堂。

 

  虽然身在美国,但此时此刻,徽州的气场顷刻间把我们覆盖,光鲜的阳光从天井倾泻而下,沉静的青石板一如既往,雕花的门窗掩不住久远的贵族气派,整座房子仍然是典型的徽州陈设,徽州的老家具、徽州的旧装饰,温润而熨贴人心。立在荫馀堂里,不由得有些恍惚迷离,关于这栋徽州老房子的故事重又浮现:

 

  2004年春节,我受黄山市政府委托,率黄山市友好代表团来到塞勒姆市,进行徽州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在随后的9天时间,我每天都在荫馀堂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用中国话接受各种采访,发表推介徽州文化的演讲。这是生命里一段难忘的经历,新奇而充满挑战,幸而我是一个徽州人,是一个徽州文化的热爱者,做这一份推介中国、推介徽州的临时工作,基本算是不辱使命。“徽州乃至休宁,是一片具有魔力的土地,它的历史要早出美国好多年,那里曾经有一支世界上最优秀的商人队伍,他们纵横中国数百年,拥有的财富令世界上最富有的帝王之一——中国的皇帝也自叹弗如。那里曾经有着最完备的教育体系,造就了中国第一状元县,并培养了无数的学者左右了中国精神逾千年,其影响仍绵延至今。那里还有一种文化,一种卓然不凡、独立于世的地域文化,引领风骚近千年并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我的这些话获得了各国朋友的赞同,美国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在参观荫馀堂后说了一句话:“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天空。”游客们在留言薄上纷纷留言,表示对神秘而博大的东方文化、徽州文化充满敬意,非常愿意去徽州亲身体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