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司马懿:从忍让到爆发
杨义:从文学史看“边缘…
老北京庙会的飘香记忆:…
虎文化:从“神的化身”…
龚敏迪:从搏虎者到“文…
著名戏曲史家钱南扬:从…
单霁翔:从“遗产大国”…
袁济喜:从北京奥运看国…
辽宁:公积金贷款买房猛…
巴西男童遭针扎续:从肺…
最新热门    
 
胡宁:从古徽州到碧波地——荫馀堂漂洋过海的故事

时间:2010-3-10 9:52:26  来源:不详
 

  如果回到1879年的春天,在美国波士顿市的哈佛大学校园里,一定有一道中国的风景,就是这位没有西装革履,依然穿着中国官服的中国人,手里拿着一叠中英文对照的教材《华质英文》,在校园里从容不迫地行走——他的名字叫戈鲲化,中国第一个向西方大学外派的教师,被誉为“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人”。

 

  戈鲲化是休宁人,因为有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和英国驻宁波领事馆工作的经历,被受聘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创立哈佛大学的中文教育。中国人第一次去西方大学教授中国文化,是一件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当时的美国校方这样评价戈鲲化:“作为东方教育培养出的典型代表,他把如此古老、宁静、优秀的文明带到我们这个国家。他将一个古老民族的沉静文学传授给一个迅猛发展的民族,教给我们许多东西,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一个富有声望、内涵深刻的学者。”

 

  今天,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依然悬挂着戈鲲化先生的巨幅照片,相片里的他安详自如,专注地凝视着每一位从他面前经过的学子,坦然地接受一座世界知名学府的永远敬意。

 

  很有意味的是,戈鲲化、荫馀堂,这一个人、这一座老房子,都是从藏于深山万壑的休宁走出,带着徽州特有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气质,义无反顾地做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或许,他们也有孤独和寂寞,但独行的路上开满鲜花。

 

  我深为休宁骄傲。

 

 

  在荫馀堂,我们与埃塞克斯博物馆方进行了工作会谈,主旨是如何共同保护徽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进一步展示徽派建筑艺术和徽文化内涵,加强两地间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在诸多合作协议中,有一项让我们格外兴奋:通过现代互联网等视频技术,在荫馀堂和她的故乡之间建起一座联系的桥梁,每天在黄村,能看到荫馀堂里的情景;而在荫馀堂游览的各国游客,也可通过视频,看到中国黄村的现实画面。好比母亲和出嫁的女儿每天都能见面交流,她们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可以通过看望、问候、关注而化解。而在彼此的守望中,中西方文化或许就能完成很好的交融。

 

  会谈中,我和埃塞克斯博物馆馆长唐·蒙罗先生一致认为:抢救保护徽派建筑,关注传承徽州文化,不仅是出自我们的情感,一种对土地、对祖先、对家园的情感,更出自我们的责任:永久地保存徽州优美、隽永的历史人文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和文化生命之所在。因为就如荫馀堂——她不仅仅属于休宁、属于徽州,更属于中国乃至世界;她不仅仅是大自然和历史的恩赐,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荫馀堂依然是静静的,一拨拨的游客带着导游语音话筒,漫步于荫馀堂的兽脊斗拱下、低栏曲回间,摩挲着老屋的每一根檩梁、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