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两幅…
专家称《清明》或非杜牧…
专家称《清明》可能非杜…
《中国美术鉴藏史稿》近…
清史纂修新进展:项目初…
《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
著录清人词话最多的著作…
《清代诗文集汇编》首批…
“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清代诗文集汇编》:清…
最新热门    
 
《清史稿》编纂历时14年 国民政府为何查禁?

时间:2010-5-5 10:25:02  来源:不详
《清史稿》由何人纂修

 

  袁世凯虽然是民国总统,却不是一个革命者,作为曾经的清廷大员,又是清帝逊位的受益者,他对清朝历史的全面肯定不足为奇。为了延揽旧人,他致函聘请武昌起义后避居青岛的前清东三省总督、正蓝旗汉军赵尔巽担任馆长。9月1日,清史馆正式开馆。

 

  赵尔巽指出:“往代修书,即以养士”,他也照此办理,“以絷逸贤”。史馆初开,他即“近取翰苑名流,远征文章名宿”,先后聘请百余人参加修史工作。

 

  修史者多是前清遗老,抱着“修故国之史,即以恩故国”的念头为之。如后任代馆长的总纂柯劭忞在清亡前历官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等;总纂缪荃孙曾授国史馆一等编修,赵尔巽称其“身为旧史”;还有曾任布政使的王树柟,任知府的夏孙桐、张尔田;在京师大学堂任教习的马其昶、任提调的金兆丰等人,大多在辛亥革命后退归故里,隐居不仕,闭门著述,然而,他们对“家国存亡之故,未尝一日释怀”。

 

  当然,《清史稿》纂修者也并非全为前清遗臣遗民。如吴廷燮虽曾署理知府,但民国以后即担任大总统府秘书、主计局(后改称统计局)局长;金兆蕃时任北洋政府财政部会计司司长。不过他们在修史群体里不是主流,新思想不能完全施展,如吴氏曾建议修志多附图,金氏曾建议增设民俗、宗教诸志,均未被采纳。

 

《清史稿》为何仓促付印

 

  开馆之初,北洋政府拨付的经费非常充裕,初稿撰写较为顺利。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各派系争权夺利,修史经费大幅削减。1917年张勋复辟,史馆闭馆数月。后来虽然复馆,但政局混乱,经费无着,仅剩少数人勉予维持,修史工作基本停滞。

 

  1927年6月,张作霖就任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他的资助下,延宕已久的纂修清史工作准备用几年时间完成统稿。不久,赵尔巽因时局莫测,自己又病入膏肓,决定提早付印。8月2日,84岁的他撰《〈清史稿〉发刊缀言》,回顾了14年来纂修清史的种种艰辛,称“今兹史稿之刊,未臻完整,夫何待言……所有疏略纰缪处,敬乞海内诸君子切实纠正,以匡不逮,用为后来修正之根据,盖此稿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