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广州六榕寺香火繁荣 佛…
「行佛」修持会:一场文…
张炜:我听到自己的心灵…
清明节,抵御心灵的“沙…
文化侵占的是心灵的土地
法鼓山天南寺落成 近万…
陶淘:让心灵在节日里休…
《西游记》讲述人心灵修…
陆象山与当代心灵生态的…
走进晚清士人的心灵——…
最新热门    
 
当心灵世界被技术浮华所挟持——从新版《红楼梦》说起

时间:2010-7-17 11:33:04  来源:不详

对于文艺创作包括影视改编,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创作或改编时,究竟把什么作为第一重点。观众从新版《红楼梦》里看到的偏差和缺陷,特别是“宾主倒置”的尴尬状况,既反映了编导和演职人员自身的某些不足,同时也是当前文化状况的表征,即在商业文化和技术文化汹涌冲击下人文精神的失落

   

    近日,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争议声中播完了最后一集。虽然种种争议涉及人物塑造、场景设计、细节刻画乃至风俗礼仪有否张冠李戴等多方面,但焦点是人物塑造。单说人物塑造中最浅表的层次——所选演员的外貌是否合乎原著的描写刻画,观众便已颇多非议。至于新剧的场景设计、画面取景、技术制作等等,倒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批评这部分而赞扬那部分,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

   

人物塑造无力,依托什么“传神”?

   

    对于文艺创作包括影视改编,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创作或改编时,究竟把什么作为第一重点。我认为,第一重点当然是人物形象塑造、人物个性刻画和内外因素交集之下人物命运的展开,这是作品的核心,是主创人员必须花最大力气经营的;场景设计、画面取景、技术制作等等,对一部成功作品而言固然不可或缺,有时对表现人物也很有辅助作用,但借用一个传统术语,它们是“宾”不是“主”——而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场景等精雕细琢,人物塑造却粗疏浅陋,“宾主倒置”,颇显尴尬。

   

    导演并非不明白人物塑造的重要性,她通过媒体回应观众对于新剧中一些人物形象的质疑时,请大家“注重人物的气质而不是人物的外形”。但这样的回应在我看来着实勉强。一方面,外形与气质能两相分离?依照常识,在多数情况下它们恰恰互为表里。再说了,导演干嘛非要选些“外行”观众看不顺眼的演员,而后又指点大家费劲地去搜寻他们的气质?选人的时候用足心思,事后也就不必大费口舌给自己打圆场。比如扮演秦钟的演员,被许多观众评为“形象恶俗”,这么选人,完全不合原著对秦钟此人的描写,似乎在跟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和凤姐叫板——原著里这两人那样欣赏、赞美秦钟,审美趣味岂不是有问题?还有林黛玉,那种应当以日渐消瘦体现的“损之又损玉精神”,在新版电视剧里看不到,香消玉殒之际她的两颊还是那么饱满、肩膀还是那么圆润,实在让人弄不懂导演的意图。另一方面,就说精神气质,我们在人物言行举止的设计和表现中实在没有看到多少,虽然从未指望能做到如原著刻画人物那般细致入微。

   

    据说新剧的改编者以“忠实于原著”为追求,但看实际效果,这种忠实多的是形似、少的是神似——人物塑造无力,依托什么“传神”?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