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当代艺术家王斐 用作品
1917年8月9日 我国当代
明钱为何大量流入日本
孟宪实:贞观之治的当代
唐高宗李治为何治不了武
顾德宁:日本为何要竖梁
为何少有百年企业 千年
北师大中国当代新诗研究
为何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
文物保护为何跑不过挖掘
最新热门    
 
当代为何难有大师?学术之道,贵在问学求真

时间:2010-8-11 11:05:12  来源:不详
 

  试想,倘若一个社会,其致力学术是为追求实用上的利益,那么,至少我们不得不担心,在这个社会中,究竟还能由谁去承担思想的任务、去追求真理的本身呢?

 

  学术应该远离功利,保持对于社会利益体系的独立地位。学术一旦被融入社会利益体系之中,成为社会利益中的一员,成为某一特定的利益领域,其结果必定是学术丢弃其为整个社会服务的使命。而这种丢弃,同时即意味着学术背离了自己的本质,走向了异化。这是一条公理。学术只有通过与社会利益体系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充当整个社会的良知。也正是源自这一距离,才产生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纯洁性和它的每一个成员的纯洁性。

 

  但是,眼下中国大学,却存在着学术功利主义的思想。比如,学术研究以争取项目经费为导向的情况就常常出现。有人以为,科研经费之争取,并不伤害学术的事业,倒是为学术的发展寻求经济上的保证。然而,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为争取经费而设计、而投标的课题源自哪里?其价值又是由谁来判定?当然不可能是由提出课题的学者本人来认定。它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由专家组成。

 

  问题在于,这些专家又是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所报课题的价值的呢?在这种形式公正的项目审批制度中,学术的独立是否就能够保存?值得存疑。理由在于:学术发展是由思想本身所引领的,其根本的动力来自于研究者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性。既云创造,就是能突破任何现存的评价尺度,它的价值并不是集体打分所能评判的。我们这个民族既要在科学和真理的事业中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就必须对一切可能的学术创造给予足够的尊重。然而,在集体打分的项目审批制度中,这种尊重很难不被消解掉。

 

当代为何难有大师?

 

  人类对知识的兴趣和对真理的追求本身即有崇高的价值,非关社会之一时的功利需要。诚如黑格尔之所云,真理就是它自身的尺度。也如古希腊人对哲学的认识: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慧与求功用,是两码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思想传统的伟大民族,从先秦时候起,即以闻道、论道为学问的根本。然而,在今天,视这一传统为迂腐的、为落后的,却大有人在。其结果,便是学术功利主义思想的逐渐流行。

 

  学术功利主义既已展开,有关课题立项与经费使用的种种价值词便不绝于耳,诸如“投入与产出”、“竞争与效率”等等。在这类价值词的包围之中,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当代学术界再也难以产生“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大师。

 

  在有的地方,教师在高校中的职称评定,也是以是否已经获取某一级别上的立项课题作为重要标尺。这种情况说白了,这是要求高校教师在科研上有能力“拿到订单”——如此之大学,与企业何异?

 

  倘若我们的每一所大学,都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都属于知识产业的一部分,那么,把大学办成企业,不但无可非议,且正是其成功之处。不过,并非所有的中国大学都是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单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作为科学共同体和民族的精神中心的大学,今天仍然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