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傅佩荣:中西方文化差异
孙绍荣:下学术结论要依
黄国荣:天地不仁——我
京剧“活曹操”尚长荣:
王军荣:校长实名推荐别
徐柏荣:顾颉刚与孟姜女
黄国荣:无为而无不为—
邓加荣:站在《古文观止
王乾荣:“有”病
陆军 陈长荣:地名的文
最新热门    
 
韩作荣:民族基因与精神尊严

时间:2010-8-13 10:35:40  来源:不详

民族基因与精神尊严

——《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序言

由我主编这部当代不同民族诗人的诗选,深感荣幸。我是怀着对诗的虔诚、对十位诗人的敬意勉力而为的。因为这些诗人代表了不同民族的内在文化特质与精神向度,不同的审美意趣、生命认知,不同地域生境以及不同母语之根所发生的不竭的创造力。对于我,也是个开阔眼界、理解和学习的过程。

说心里话,对于中国诸多的民族,我只是个不同衣饰、不同地域风俗节日的表象辨别者。我不懂他们的母语,尽管我能倾听声音却不知所云;我无法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内语言系统、生存哲学、情感表达的特征以及艺术创造的内驱力。然而,十位诗人用汉语抑或用母语写作译成汉语的诗行,却让我有了通灵的眼睛和耳朵,让目光抵达心灵,心开窍于耳,让一个人浅薄的认知有了深度,让我对整个人类精神创造的疆域有了更宽阔的认知和理解。如果说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是感觉,我甚至能从不同的声音里感知心灵的颤动,从节奏和音韵里体味到情感的微妙及强度。

一个能用双语写诗的诗人是得天独厚的。我多年来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一些少数民族诗人的汉语作品都有一种独特的语感,与汉族诗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读来颇有新鲜感。他们的汉语诗没有陈词滥调,没有裹着一层油腻的失去本真的浮华,些微的生涩更接近于语言的陌生化。这让我想起一次与阿来的聊天,他说他的写作使用藏族语言思维,用汉语表达出来。或许,正是他的母语之根在起作用。人一生下来就被早已设定的民族文化所浸润,那些语言串反复刺激幼小的大脑,形成的内语言系统是其母语文化基因的延续,融于血液和生命之中。而这种母语的思维方式则决定了其独有的表达方式。这也让我想到诺贝尔奖获奖诗人布罗茨基,他站在俄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高处,才有了他与众不同的堪称伟大的诗篇。或许,对于译诗而言诗会损失一些东西,因为一种语言无法全部替代另一种语言,译诗如同地毯的背面,只有一种模糊的相似性。可对于一个精通双语的优秀诗人而言,直接用另一种语言写作,便打通了隔阂,却成为具有某种开拓性的较为完美的状态了。

对于中国诗歌而言,汉族诗歌虽然源远流长,留下无数意境高远、或透彻精微、形形色色的经典之作,但多为短制,像《格萨尔王》、《江噶尔》、《玛纳斯》这样的几部史诗,却都是少数民族世代流传的鸿篇巨制,成为中国诗歌史中最为久远的伟大诗篇。或许,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史最早的作品不该是《诗经》,而应当是没有文字记载时便以口口相传的几部史诗。古老的史诗是民族精神的源起,甚至是宗教、哲学和一个民族道德伦理的来源。就我看来,中国文学史大抵是以汉语为中心的文学史,是残缺的文学史,它不应当将一些出自少数民族的伟大作品排除在外。

有研究者发现,至今占据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核心的巫文化,那种“人神相混”的文学浪漫,那种与植物类同的生命形态观念,荣枯生死、生命轮回、恩爱婚育的文化逻辑,都具有其文化内核所生发的浪漫气质与魔幻精神。而那种“假古”意识直至今天仍盛行的思维模式和叙述模式,和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一脉相承,从中可见中国多民族文化最早的融合和因袭。

或许,巫傩文化、宗教的信仰以及对自然的崇拜,生境的独特,那种神秘感、神性和圣光,更接近诗的本源,更易于诗的表达。独特的生命意识,灵魂意识,奇异的想象力,植根于母语的表达,更有益于诗性意义的创造。而少数民族的质朴、真诚、单纯,亦更接近诗的纯粹。面对一个民族深重而悲怆的历史,也是倾听而少控诉,让我们领略那种“苍凉的倔强、悲惋的独立和泣血的执著”。即使那种复杂之美,也如麻勇斌先生谈苗族文化时所言,如同刺绣、织锦一样“追求的是一种复杂的美丽。复杂总是被寓于质朴和纯粹,常常以突出迥异、斑斓和朴拙的美感追求来实现”。

本集所选的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是集纳了九个民族诗人的优秀作品选。从入选者的名单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中国当代诗坛或在本民族中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诗人,多为获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少数民族骏马奖的诗人。其中,既有诗坛德高望重的前辈,也有人数较少民族的青年才俊,更多的是活跃于诗坛的成熟的中青年诗人。诚然,获奖的原因是复杂的,获奖并非是诗之作品高下的惟一尺度,但其毕竟是专家集体意志的最大体现,是作品达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之一。尽管有的获奖作品并不合众望。

集中所选的作品,无论长诗或短章,多有较高的质量,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的母语所生发的青枝翠叶,体现的民族基因与精神尊严。其《自画像》也不是一己的外在描摹,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诗化的记叙。那是掷入火焰的通灵者的词语;是爱的心语;是土地发情的季节对土地迷恋的盟誓;是重逢与离别的概念都是道路的感悟;是面对干旱,却喜欢不掺水的情愫;是这里没有草原,这里只有草原的相反相成的草原的深处;是纯净的巴姆西湖的圣光;是白马携一股乳香之灵气;是悲怆减轻了果实重量的花朵;是忘记了草原,却记住了好听名字色达的诗思……

其实,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摘引并不能概括诗人作品的内在特质与整体风貌,再细致的条分缕析也有打碎晶体、破坏其作品整体诗意的危险。我这里只是牵出一个线头,若体察诗的魅力,还得请读者读诗之本身,这线头所牵扯的珠玉,都在诗中。

最后需说及的,本集只是多民族诗人诗选的第一部,以后每年将编选一部民族诗人诗歌集,编选形式将有所改变。这是以此集开始的一项大工程。我想,这样编选下去,将形成一套有诸多代表性的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是风俗史亦是心灵史,是丰厚的文化积累,是各民族诗人创造力的结晶。

2010年7月30日,写于北戴河创作之家

(作者韩作荣,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原《人民文学》主编。)

民族与人性的诗歌光辉

——《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序言

屠岸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共同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神话故事源远流长,民族史诗宏伟壮丽。他们的作家文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至今,民族作家、民族诗人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他们或用本民族语文进行创作,或用汉语进行创作,同样创造出辉煌的文学成果。“五四”以来,少数民族作家、诗人与时代同步,在他们的作品中,充盈着反帝、反封建和爱国主义激情。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族作家共同谱写着光辉的中华文学史。“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历代闪射着耀眼光芒的作家、诗人名单中,许多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名列其中。例如,古代有耶律楚材(契丹)、萨都刺(回)、元好问(鲜卑)、蒲松龄(回)、纳兰性德(满)、曹雪芹(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被认为满族)等等;现当代有老舍(满)、沈从文(苗)、萧乾(蒙古)、陆地(壮)、牛汉(蒙古)等。他们的名字各自放射出独特的异彩,与汉族大作家、大诗人一同流芳百世,辉煌千秋。

我国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好些民族被称作“歌的民族”。他们当中的不少歌手和作家用文字保存了大量民歌和民族史诗、长篇叙事诗。他们当中又有不少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当今中国新诗界出现“双轨”现象:一方面,老、中、青三代诗人继续努力创作,优秀诗歌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有些人走入诗歌误区,号召颠覆崇高,颠覆英雄,颠覆传统,颠覆语言,提倡“诗歌垃圾运动”“下半身写作”等。在当代新诗诗人队伍中,少数民族诗人是一支生气勃勃的生力军。他们之中不少人抵制诗的堕落,坚守真善美的底线;在弘扬本民族特色的同时,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在他们身上,同样寄托着中国新诗的希望!

本书收入十位少数民族诗人用汉语(阿尔泰除外)撰写的诗歌作品。他们分属彝族、白族、撒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朝鲜族、满族、苗族。吉狄马加的诗歌浸染着彝族人民的血肉,渗透着彝族人民的灵魂,体现着民族的生死情结,升华着人类的寻根和人间的悲悯。晓雪始终缅怀着故土的爱情,故土生活的恬静与和谐。阿尔丁夫·翼人以自己的诗魂拥抱黄土地,使诗不朽,使土地不朽。舒洁深情咏叹群山的悠远和北方道路的迂回,惦念着别离与重逢,歌赞着人间最伟大的奇迹。木斧永远做着故乡的梦,把重建故土作为自己终生的梦想。列美平措把逶迤的情思深深投注到那拉岗的炊烟和七湖的圣光中,使自己和读者的心绪得到净化。阿尔泰呼唤自己的诗歌醒来,迎接最美好的黎明。南永前的图腾诗,通过对水、火、土、月以及各种动物的吟咏,把原始和现代结合起来,把民族和人类融合起来,体现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深思索。娜夜的诗让女性特有的细致体现在对母爱的依恋中。何小竹摒弃刻意,笔随意走,从随意中寻求意义。十位诗人各有特色,共同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闪耀着民族之光,人性之光。

我们热切地期望,从这些诗人中,从当代和未来的少数民族诗人中,会产生不逊于、甚至超过上述古代大作家、大诗人水平的人物,为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华文学的璀璨星河,增添新的光辉。

在“双轨”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的今天,本书的出版将给中国诗坛的天平加上正面的、有益的砝码。本书编者邀我写序,我欣然命笔,写了上面这些话。

2010年8月2日,北京。

——————

屠岸简介:

屠岸,男,1923年生于江苏常州,著名文学翻译家、编辑家、学者、诗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惠特曼诗选集《鼓声》、《济慈诗选》、《英国诗选》、《英美著名儿童诗一百首》、《英美儿童诗精品选》(三种)等译者。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哑歌人的自白——屠岸诗选》、《诗爱者的自白——屠岸的散文和散文诗》、《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诗选》、《倾听人类灵魂的声音》、《诗论·文论·剧论――屠岸文艺评论集》、《夜灯红处课儿诗》等。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