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沉痛悼念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文学术期刊与人文研
新红楼开播台词太文 中
新《红楼梦》台词太“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周强教授
日本外交官深谙“尺牍”
北京大学中文系“胡适人
《王元化著作集》日文本
聚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
逝世二周年 《柏杨全集
最新热门    
 
当中文系被边缘化的时候……

时间:2010-8-19 11:09:24  来源:不详

●这样的社会氛围对文学来说是釜底抽薪之举,因为它造就了重个人、重金钱、重程序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拼搏于新世纪,他们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们那种痴迷理念、痴迷于感情的价值取向是多么地不切实际。

 

    ●阅读状态、市场机制和网络创作形成了一股合力,挟持着当下中国文学走向重情感、重情节、重传奇的创作之路,冷落着那些重理性、重思想、重启蒙的文学作品,虽然后者常常有政府的传媒和资金的扶持。

 

    汤哲声: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等。

 

    当听到参加新生录取的副院长回来说:今年又有不少学生“被”录取到中文专业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了去年听到这样的评说那样惊讶了。想当年,能够读中文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情。可是当下中文专业却要靠调剂、靠“服从”、靠“被”才能招满,只能说明中文专业边缘化了。感叹之余,必然要追寻为什么。是就业困难?其实当下文科学生哪一个专业就业不困难呢?中文专业以其“搭百业”“万精油”的特点就业还算不错。是缺少魅力?那么多的国学经典讲析,那么丰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文是整个社会科学中最丰富多彩的学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呢?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文学边缘化了。

 

    中国文学自1902年梁启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倡“新小说”“新国民”之后就一直处于“显学”的地位。文学为什么能够在百年中国叱咤风云呢?原因不在文学的内部,而在文学之外。首先是社会的需求。与其它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的是,文学能够将生活形象化,能够通过形象的描述阐释社会价值观念。自晚清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就一直处于激烈的碰撞状态,文学就一直是宣导各自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最好工具。其次,近百年来,文学的社会地位的崇高与社会精英喜好有很大关系。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文化精英人士无一不是文学的爱好者。思想、革命、文学三者融合在一起,是一个成功的大作家的标准。到了当代社会,虽然谈不上百家争鸣,但是领袖喜爱文学、关注文学、创作作品,当代中国很多政治运动均是从文学作品的褒贬作为开端。凭清风而扶摇,文学岂有不为关注之理。再次,现代纸质大众传媒也给文学地位的提高增添了助力。现代纸质大众媒体不仅仅是给文学提供了传播的途径,还给文学一个绝佳的表现的平台。随着白话语言的提倡,文学的魅力更有了充分表现的手段,当然,也展示出语言艺术最华彩的篇章。我辈上世纪70年代末义无反顾地投考充满魅力的中文专业与这种“治国平天下”“出人头地”的潜意识不无关系。

 

    然而,这些因素和条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正在逐步消减。在稳定和和谐的要求下,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个人的价值观念处于稳定的状态(起码在社会公众感官层面上),在重商和重秩序的推动下,管理者和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以经济和法律的思考展示自己的素质。这样的社会氛围对文学来说是釜底抽薪之举,因为它造就了重个人、重金钱、重程序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拼搏于新世纪,他们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们那种痴迷理念、痴迷于感情的价值取向是多么地不切实际。他们对那些才华横溢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景仰态度,却很少愿意追随他们学习之。年轻人永远是阅读文学的动力,他们的喜好是决定着文学创作的基本形态。从自我的生活状态出发,当下的年轻人不喜欢文学的宣教和启蒙,需要实际生活的描述;不喜欢文学的崇高和壮美,需要传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