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首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
佛教何时传入南京?
五台山佛教造像艺术(二…
西藏迎来一年一度的藏传…
五四运动的领袖是谁 四…
五四运动的领袖是谁 四…
五四运动的领袖是谁 四…
正德大愛 蓋建癌症醫院…
多种外国风格佛殿将落户…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
最新热门    
 
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六)

时间:2010-6-28 10:50:39  来源:不详

  关于佛教的风俗习惯

  可以说佛教的很多风俗习惯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了,不可分离,中国人的很多生活方式受佛教习俗的影响。比方说过腊八节,喝腊八粥,元宵节要掌灯笼,这是和佛教有关系的。西藏、云南傣族地区更是这样,他们的节日与佛教的节日已经融为一体了。佛教提倡火葬,这和新中国提倡火葬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中国人太多,都土葬的话,很多土地会被占用。饮茶方面,更是影响深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讲究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坐禅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具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即能抑制性欲。而中国禅宗的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久而久之,茶叶便成了佛教的“神物”。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首先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并且和尚不参加农田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制、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文化。其次,寺院多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加上僧侣们精心培育、采制,茶叶品质尤佳,因而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最初都出自禅林寺院。也难怪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根据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我国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炒制的。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贡献,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饮茶显然对人民的身心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这方面佛教有着重要的贡献,对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再说佛教对汉族素食的贡献。素食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人在祭祀活动中往往食素斋戒。《礼记・坊记》有“七日戒、三日斋”的说法。但要说成体系、树风格的素食谱,则是佛教的产物。佛教徒称葱蒜等有特殊气味的菜为“荤”,有几种说法,大致指葱、蒜、韭、薤、芫荽等,亦称“五辛”。

  当时不吃荤是不吃这些东西,早期的印度佛教教徒由施主供食,给什么吃什么,并不专吃素食。佛教传入中国后,梁武帝时规定教徒均得吃素,武帝本人曾三入寺院,召集僧众辩论肉食之罪过,并敕令禁荤。这样,汉族僧尼在守戒的前提下,发挥才智,创造出各种风格独特的菜谱、菜系来,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一切优秀的部分都值得我们汲取。当然,也不是说佛教全身都是宝,佛教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否则它就没必要改革了,不要前进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客观的、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佛教,我想这对大家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