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为何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
文物保护为何跑不过挖掘…
曹操为何被误读?如何认…
家长为何送孩子读私塾
中国古代的权臣名相为何…
名著新解:曹操为何用薄…
汉王科技:中华书局为何…
中国民间为何兴起读史热…
中国民间为何兴起读史热…
道光皇帝不好色 为何仍…
最新热门    
 
为何少有百年企业 千年佛教

时间:2010-7-22 17:42:05  来源:不详
重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

  王行书(香港富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说到关怀,企业管理者经常被批评为“剥削者”。在人们眼中,关怀往往被理解为上级对下级、条件优越的人或群体对条件相对欠优越甚至处于劣势的人或群体的关怀,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关怀应该是双向的,作为企业投资人、C E O,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在疲惫的公司事务之后,其实往往也非常需要来自下属的关怀。那么,我的问题是,如何在公司里营造、引导一种能实现双向人文关怀的局面?

  明向:实际上关怀是相互之间的关心,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我们佛教强调一切的存在没有独立性,一切的存在都是相依相连的关系。

  只有在双向关怀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才会觉得别人的存在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没有员工辛勤的努力,我们的企业不可能经营得好。同样,没有老板的存在,没有决策没有外交,公司效益便会下降,员工也不可能有好处。佛讲究因果,主动的关怀便是因,所以说我们要从因上去努力,没有因的种,是不会有果实的。

  做企业就是做功德回报社会是大慈悲

  刘小锋:“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鞭策;“居庙堂之高而心忧其民”是古代对士大夫的鞭策。在前不久的广东扶贫济困日中,很多粤商慷慨解囊。在现代的社会,依佛的精神来看,在21世纪,佛家对企业有什么要求?

  明生:企业家的直接目的是赚钱,最终目的是功德,所赚的钱财是来改善员工的生活,来回报社会,这是一种真正的大慈悲心。做人、做事、做生意、做企业,都应该具有慈悲心怀。一个企业家要有慈悲的心怀,要努力实现利益的增长和企业的壮大,只有企业效益好,发展快,员工的家属才能生活好,才有安全感。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做到这一点,同时依法纳税,注重环保,诚信经营,以事业为功德,以责任为功德,以价值为功德,贡献自己的智慧,就能为员工,为群众,为社会谋福利。企业家要有造福人类的大理想,要做造福人类的大功德。

  王行书:最近,紫金矿业污染引起举国关注,企业家如何做到求利和求善的平衡?

  耀智:求利不应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禅宗认为心是万法之根本。无论是成佛还是下地狱,都是由自心所决定的;人们的善恶行及其相应的一切后果,都取决于人们如何运用自心。金钱本身并无善恶好坏之分,是人心之善恶好坏之别,使金钱也附加了各种意义。佛教也认为企业要重视物质利益的获得,但决不能以赢利为唯一目的和准则。企业追求的应该是共同利益,以造福社会大众。正如佛经所说,“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为众生故,求以弘利”,“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有所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

  佛教认为,人生存在的唯一社会价值在于“利他”。佛教“自利利他”的思想是高度重视物质经济利益的。于《大智度论》卷第五十六中说“贫穷故,自不能利益,何能利他。”因此,欲实现“自利利他”的人生社会价值追求,不应墨守“安贫乐道”,而应通过商业等各种正当的手段去积极地创造财富。在佛教中,实现“自利利他”,除用商业等手段牟取财富外,还可从事农业、牧业、工业、文化产业等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因此,《菩提资粮论》卷第三中说:“凡利世间事我皆应作。”

  要处苦不以为苦处乐不以为乐

  刘小锋:黄光裕案发生后,一些媒体借此探讨企业家的个人形象管理。许多企业家因为执着而成功,也因为执着而失败。如何让一个企业家由执着走向人文关怀,不仅对别人还包括对自己?

  大愿:禅宗告诫大众要放弃对“有”的执着,不要去比较、计较,即使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亦要保持自在心态。遇到顺遂,不要沾沾自喜;遇到困难,不要沮丧怨愤,喜怒哀乐完全不要被虚妄的外境左右。要处苦不以为苦,处乐不以为乐,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即使劫火来临,也不能动摇悲心愿力。要住于如如不动的佛性中,把握自己的立场,认清自己的价值。企业家要将做企业视为在世间修行,要借境缘历事炼心。任何境界现前,都能做到如如不动,那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企业家办企业完全是为了造福社会,与众生广结善缘,而不是为了赚钱享受。所以不争经济利益,只专心将自己的商品做好,向顾客提供最物美价廉的商品,这就是企业家的心愿。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中,都围绕着这个目的出发,企业家就能不竞争而将企业办好,顾客也一定会欢迎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真心一切为了顾客,企业家就能得到回报。

  吴军华(广州市千江企业有限公司文化顾问):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珠三角不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倒闭了,佛家如何看待优胜劣汰?

  妙峰: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物是物,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