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揭秘明朝宫妃化妆品一年
红颜醋劲纠缠张学良 唐
揭秘民国年间盛世才家族
揭秘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西
揭秘当年东北抗联部队中
汉代永巷 揭秘中国最早
末代皇帝溥仪被俘过程揭
揭秘鲁迅之死病入膏肓还
秦皇马俑考古揭秘十大脸
揭秘慈禧晚年恋情偷欢情
最新热门    
 
揭秘最真实的贞观之治:一场形式主义的乌托邦

时间:2009-11-5 11:03:02  来源:不详
泄一下,太宗也不例外。贞观八年,一个小官僚皇甫德参进谏说:“陛下往日修筑洛阳宫,耗费民力;收取地租,则过分征敛;民间女子都喜欢梳高髻,也是向宫里学的。”太宗听了大怒,对着房玄龄发飙说:“这个皇甫德参,是不是国家不征用一个劳动力,一斗地租都不收取,然后朕的宫女们都剃着光头,他才满意?!”至于他对着长孙皇后说要找机会杀了魏征这个“田舍汉”,自然更有名。也正是在这一年,魏征敏感地觉察出了太宗心理上的微妙变化,

他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如今不再喜欢直言了。虽然还勉强接受,但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豁达。”

同样是在这段时间,魏征开始以自己的“目疾”为借口,屡屡“求为散官”。



按照儒家经典教义来改造皇帝,自王莽死于乱刃之中以后,就成了儒家知识分子们退而求其次的理想。明君唐太宗,正是这种理想的产物。追溯起来,这种改造与被改造,其实是从玄武门事变后开始的。事变后的太宗,急于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可,自然就和怀有“内圣外王”理想的儒家知识分子们一拍即合。

这种结合,一开始就有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特征,与王莽当年对“内圣”的主动追求,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王莽即便是逼死自己的儿子,也仍然可以感受到道德洁癖所带来的强烈快感,但对唐太宗来说则完全相反,在对“内圣”的伪追求过程中,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物欲所带来的煎熬。

所以,改造唐太宗的活动,最终演变成了单纯的进谏和纳谏活动,而且完全流于形式主义。太宗不断地纳谏,不断地奖赏进谏者,但对于执行进谏的内容,却一直都兴趣索然



这种形式主义游戏玩久了,有时候也会让人感到很厌倦。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就对魏征发牢骚说:“进谏的人都指责朕游猎过于频繁,但朕以为虽然如今天下无事,可武备还是不能松弛的,所以时而与左右之人在后苑狩猎,并且这又没有劳民伤财,能有什么错?”

魏征无奈地回答:“陛下既然让大家进谏,也应该让大家畅所欲言。如果说得对,陛下采纳了,对国家自然有好处;如果说得不对,陛下不予理会,也没什么损失。”

李世民说:“你说得太对了!”

魏征的回答里流露出了强烈的悲观情绪。从唐太宗的牢骚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抗拒“改造”的情绪。这种抗拒,在同年发生的另一件事情上,表现得更加充分。

这年十月,御史柳范弹劾吴王李恪(李世民第三子)频繁外出游猎。结果李恪被免除了官职。李世民愤慨道:“长史权万纪辅佐我儿,却不能有所匡正,论罪当死。”柳范梗着脖子回答:“房玄龄辅佐陛下,也未能阻止陛下四处游猎,该死的不光权万纪一人!”李世民拂衣而去。

臣僚们在

这一年里屡次劝谏李世民不要频繁游猎,李世民则借游猎一事屡次向臣僚们发难,反抗“改造”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去完善自己,而勉强接受外界压力的“改造”,最终都不免会有这样的反抗情绪。

作为一个极为重视历史存在感和历史形象的皇帝,李世民曾多次违制向史官索求关于自己的历史记录。贞观九年,他就希望能够阅读国史,结果被谏议大夫朱子奢抵制了回去;贞观十三年,他又询问褚遂良自己起居注里的具体内容,担心里面记载了自己的缺点……尽管史官们一再婉拒,但最终太宗仍然从房玄龄手里看到了国史,并对撰史工作作出了“公正的指示”。这一行为,既是对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认可(希望自己在史书里留下“内圣”的美好形象),同时也是对这一理想的背离(一个抵达“内圣”境界的人,又何必关心史书对自己的评价)。

  十

贞观十三年,魏征在进谏时说:“陛下这些年来一直滥用民力,而且还振振有词,说什么'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这是什么歪理!”

从早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路走到今天的“百

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孰真孰假?哪个是表演,哪个是真言?答案在300年后。

859年,唐宣宗李忱在孤寂中悄然去世,儒家知识分子们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在史书中给了他一个“小太宗”的称号。李忱临朝的13年,是一段极为沉闷的时光,没有发生过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也找不出任何光彩炫目的数据,相反,藩镇割据依旧,宦官弄政也依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