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
魏晋郊祀及祭祖礼考
最新热门    
 
《魏晋南北朝时期》错题库

时间:2009-7-10 21:12:01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宋体"> 

【例题】1.李白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以诗歌为载体考查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知识。“谢公屐”因魏晋南北时期的诗人谢灵运而得名,符合题意的只能是C项。

 

【错因】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有遗漏

 

【对症下药】此题做错是由于学生对历史教材小字部分内容的疏忽导致出现了知识漏洞。课本中小字部分内容和历史插图等都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因此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要注意对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注释、插图、表格、历史材料和课后习题等隐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题】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下列表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陶渊的诗具有朴实恬淡的风格   

 

B.曹不兴所绘像画开创了该领域的先河

 

C.云冈石窟的佛像保存了古印度佛教的艺术特色

 

D.庾信的《哀江南赋》继承了汉赋的某些特点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析基本史实作归类判断推理和逆向思维的能力。ABD三项具有文化的继承性和首创性,体现承上启下的特色;C项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而言不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C

 

【错因】审题中的偏差和理解不

 

【对症下药】此题做错是由于学生不认真理解和体会承上启下”的含义,包含了承上、启下、即承上又启下。审题应注意:(1)认真审明题干,找出提示语、限定语、中心语、求答语等限制条件,明确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2)仔细审清选项,结合题干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排除干扰项。

 

【例题】3.下图是《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有人据此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社会动荡,人们饮食不讲卫生

 

②说明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文化

 

③说明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

 

④体现了当时民族融合的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汉人胡食”可获得汉族人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一些饮食习惯和方的信息,是民族融合的体现;当时社会动荡和少数民族吸收汉族文化的表述虽然符合魏晋时期的历史事实,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

 

【错因】提炼有效信息能力不足

 

【对症下药】此题做错是由于学生对题干的有效信息不能作正确的分析和整合。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试题提供的信息和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是对材料作出的以偏概全的理解、以现象代替本质的推理。

 

【例题】4.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答案】B

 

【解析】做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直接原因的含义,再根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分析出其直接原因。当时的宗主(豪强地主)大量占有土地和人口,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收人,从教材中所述的“为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可知,B项北魏政府实施均田制最直接的因素;而AC形势的分析是均田制实施的背景;D项与题意不符,因为孝文帝改革是鲜卑族主动顺应封建化发展趋势的结果,不是迫于汉族的压力。

 

【错因】解题技能欠缺

 

【对症下药】首先要明确一些答题要求的含义,形成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技巧。根本原因是指在历史事件发生的若干原因中最本质、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一般从历史理论、经济根源、阶级本质、主要矛盾、客观规律等角度分析。直接原因是指历史事件发生的最近的、最直接的因素,也称为导火线。其次,在平时的历史学习和训练中,要注意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成因背景要素、结果影响要素、性质特征要素的主次轻重进行思考鉴别,如分清前提和条件,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根本目的、主要目的、直接目的等。

 

【例题】5.下列两幅图中的工程或工具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

 

 

 

A.粮食运输    B.灌溉抗旱

 

C.围湖造田    D.扩大耕地

 

【答案】B

 

【解析】都江堰水利工程,当时主要起防洪和灌溉的作用,翻车是曹魏马均发明的灌溉工具,因此,它们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是扩大了灌溉面积。

 

【错因】比较和鉴别不到位

 

【对症下药】比较类选择题,或归纳相同点或区分不同点。解题时一定要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比较和鉴别,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例题】6. “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农书是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答案】B

 

【解析】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他说的1300多年前,应该是6世纪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南北朝时期。《汜胜之书》是西汉的农书;《齐民要术》是北朝的农书;《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分别是明朝的手工业著作和农学著作。

 

【错因】不能运用多种方式调动知识

 

【对症下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是要能采用判断、推导、关联、借助的办法调动知识,也要注意对应、分类、取舍等方法的运用。本题需要调动相关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进行推导辨析,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色不具有

 

A宗教特色    B.民族特色   C.市民特色    D.平民特色

 

【答案】C

 

【解析】市民文化是伴随唐宋以来城市兴旺、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文化现象;两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特色不具有市民特色。

 

【错因】知识的迁移能力差

 

【对症下药】解决这些新角度、新情景问题所依托的知识还是在教材之中的,学生只需按题目要求,与教材对应的相类似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回答即可。

 

【例题】8.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这一观点的是  

 

A.王羲之作的《兰亭序》         B.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

 

C.陶渊明作品《桃花源记》      D.贾思勰作品《齐民要术》

 

【答案】 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桃花源记》描绘的世外桃源,是对东晋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揭露。

 

【错因】不能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问题

 

【对症下药】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等,提高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水平。

 

【例题】9. 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佛教的传播广              B.佛教对中国的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化”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汉化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结果,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特点,故选C项。

 

【错因】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对症下药】正确分辩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的认识和反映历史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历史事物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物的主要内容、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影响、评价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属于概念的外延。

 

【例题】10.下列各项最能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B.土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D.南北方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ABC都是从一个侧面分析,D反映了整体的发展水平,故最佳选项是D

 

【错因】解题时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推理。

 

【对症下药】解答最佳型选择题要从探究各选项之间的关系去挖掘最佳结合点。即从质与量的关系、主与从关系、因与果关系、现象与本质关系、必然与偶然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等等。

 

【例题】11.右图为《南朝青釉莲花瓣带托碗》,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它制作精细,打上了佛教影响的烙印

 

B.它属于青瓷,盛产于北方

 

c.有“九秋风霜越窑开,夺得千蜂翠色来”的赞誉

 

D.它说明我国秘色瓷生产出现规模化

 

【答案】A

 

【解析】它属于青瓷,盛产于南方;CD的时间在唐朝;其莲花瓣的造型反映出受佛教影响的烙印。

 

【错因】综合分析能力差

 

【对症下药】平时要注意历史小专题的归纳和分类,挖掘相关历史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解题时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辨析:或混淆事实,或是理论使用有误推导出错误、模棱两可的观点。

 

【例题】12.《齐民要术》的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是   

 

A.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B.家畜、家禽和鱼类的饲养方法

 

C.农产品的加工方法   D.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总结

 

【答案】D

 

【解析】从体现南北朝时代特征的角度分析:ABC项都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总结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反映了汉族人民接受游牧民族的生产经验,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体现。

 

【错因】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认识不清

 

【对症下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用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统领单章节知识,用具体的历史知识说明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