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在人类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原始社会的人们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但由于受到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原始人类在多年的迁徙和采集生活中,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从此,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显然,这个过程不单只是发现谷物,还有很多,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地从采集过渡到农耕。我国出土的约7000年的水稻说明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说明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逐渐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在半坡遗址出土的窑穴和陶罐中发现了大量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它生动地说明,我国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因地制宜,在黄河流域[注: 黄河,中国古代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开始种植粟,而且还在村落的附近种植蔬菜。
他们普通使用骨耜、石斧、木铲;饲养家畜;懂得纺线、织布、制衣、制造陶器。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河姆渡居民住在干栏式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