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总结反思。学生探究体验和讨论完结后,最后还要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反思。总结反思是历史课堂带有“研究性学习”意味的“探究性教学”基本结束后的重要环节,它既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研究性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总结反思,可使师生研究的成果得以系统地整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此,教师一方面可将“复杂”的探究知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另一方面还可针对授课内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问题,恰当地联系比较,继续引导学生探讨,深入地总结反思。
注意对所授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注重发挥历史课的教育功能是陈老师教学的第四个特色。陈老师是如何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呢?在这一课的处理上,针对“基础探究”中的问题,经过师生共同探究相关问题后,陈老师指导学生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做了如下归纳总结:形成:习惯法——成文法(表现形式);发展:公民法——万民法(适用范围);高峰:自然法(法理思想);完备:《民法大全》(体系完备)。针对“深度探究”中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在师生探究的基础上,陈老师不仅概括为:“罗马法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的工具。它还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而且还以追问形式,进一步具体地引导学生分析了它的影响。
陈老师是如何发挥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里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5](p.1)在“课程目标”上,它又进一步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5](p.5)显然,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是培养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从具体的历史知识探究升华出现代人所具有的人文意识和公民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陈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罗马法的法理思想——自然法之后,将其精髓概括为:“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这种从具体知识上升为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公民精神的“剑气”还特别体现在案例最后的“多元探究”中,在这一部分,陈老师在对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释疑和学生朗读西塞罗《对弗里斯的控告》的演说后,“画龙点睛”地指出:“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样实际上引出了本课的核心价值目标,即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使学生“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润物细无声”地达到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总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以上创设历史情景、提出和分析问题、收集和使用材料、探究解决问题、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和总结反思等以“问题探究模式”为特点的具有“研究性学习”意味的“探究性教学”的具体步骤,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总结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变动接受学习历史的现状,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把学习历史的过程更多地变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蓬勃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p.130),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按照新课改的精神,端正对研究性学习中“研究”的认识,改变目前研究性学习游离于日常历史课堂之外的误区,采用“问题探讨模式”,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探究主体的作用,寓“研究性学习”于历史“探究性教学”之中,就是其中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2).
[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3]陈 颖.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J].历史教学,2005,(2).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陆德堂.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有一定的学术功底[J].历史教学,2005,(3).
[7]刘俊利.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J].历史教学,2005,(1).
[8]于有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苏海亚.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问题的适当性[J].历史教学,2005,(2).
[10]李明海、王英姿.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5,(2).
[1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12]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J].历史教学,2003,(4).
[13]梁励.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