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刘向荣:对“启发式教学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杜苇:与刘向荣老师谈爱
刘向荣:历史教学中的“
刘向荣:我教学生记忆—
刘向荣:一节“探究式教
刘向荣:历史教学中的“
刘向荣:闲谈“什么是有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周佳荣:《教育杂志》与
最新热门    
 
刘向荣:历史教学师生互动问题之我见

时间:2009-10-18 17:54:05  来源:刘向荣
 

              历史教学师生互动问题之我见

                 南京市宁海中学  刘向荣

    有关历史教学的“互动问题”,恐怕涉及到师生关系、有效教学等问题。依据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就师生关系提出的“双主体”看法,学生发言的次数固然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这一问题,但恐怕也不能据此机械地以此为标准来判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题”,如果刚好碰到的内容是学生缺乏原有的生活经验,比较陌生,此时教师教学设计的目标、预设的问题、采用的方法都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师良好的“教”体现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了,是否也可看做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呢?不知此时能否以学生是否参与了作为评判“互动问题”的依据呢?

    当然,显形的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开展的课堂阅读法、讨论法、活动法(如课本剧表演)、学生个人作品展示法等等方法自然无疑是体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个人浅见,正像专家所言,教师要成为“教”的主体,学生要成为“学”的主体,“互动问题”显示的是或许就是这两个“主体”作用都充分发挥了,那就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载体,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显然不管如何“互动”,恐怕都要根据课标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实际情况而定。就目前现实条件而言,多数教师的互动可能还是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对话为目标,将课前预设回答和课堂现场生成结合起来而进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