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无锡之路撑起历史文化
最新热门    
 
无锡布码头传奇——历史亮点后面尘封的秘密

时间:2009-7-24 13:43:09  来源:不详
购来的大量棉花运往各乡市镇,另一方面又把各乡市镇布店送来的布疋汇集后运销外地。

  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无锡棉布虽由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但在商品经济的制约下,其规格却能够做到划一整齐。当时生产的棉布长度有3种:以三丈为匹的,称为“长头”,以二丈为匹的,叫“短头”,两者都用于换取生产资料棉花;以二丈四尺为匹的,名为“放长”,专用来换米换钱。杨伦诗中所说的“长头”,即是三丈为匹的棉布。

  以上两方面情况表明,无锡布码头运行方式呈城乡两级网络的态势。乡间市镇连结分散生产的千百家织户,形成“微血管”网络后汇向“心脏”,作为“心脏”的北门布行巷则与外地原料、产品市场紧密联系,运出棉布,运进棉花,解决无锡本埠不出产棉花原料匮乏和大批棉布需要销售的两个关键问题,使得无锡布码头大进大出的经济机制能够和谐、顺利地运转起来。

  无锡形成布码头,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它起于康熙年间,至所谓的“同治中兴”时落幕,历时近200年,将之说成起于明代,是缺少根据的臆断。
  从前面二节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无锡布码头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当时无锡家庭棉手工纺织业异常兴盛,棉布生产发达,其二是无锡每年有大批棉花、棉布进出,已成为棉纺织原料、产品的大型集散地――无锡已是商品流通十分发达的地方。无锡能够成为这样的布码头,仔细分析起来有四个原因:

    第一,有大批空闲劳动力。清代从康熙年间开始,随着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人口也大为增加。无锡到乾隆十四年(1749)无锡县人口已达37万。当时无锡分成无锡、金匮两县,缺金匮县人口的具体数字,但据黄卬估计,人口“在金邑者必更多于锡,犹有隐不上册者。”(7)这说明当时金匮县的人口比无锡县还要多,整个无锡人口估计可达80万以上。人口增多了,耕地却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减少。“邑中田共一百二十万余亩,去民居及坟墓,约耕种之田不及百万亩。……照丁派田得一亩而赢。”(8)人均耕地仅一亩多一点,人多田少,这就给大规模的家庭手工纺织业提供了所必需的足够的劳动力。

  第二,农产品商品化和商品流通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十分重要的时代历史条件,是无锡布码头形成的社会大环境。清初通过减轻赋额,鼓励垦荒等政策措施,农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农产品较为丰富,流通发达。例如,无锡不种植出产棉花,可是,同属常州府的其他各县都有种植,“江(阴)、靖(江)尤多,远近交相贸易”,(9)可就近给无锡提供价格低廉的棉花。所有这些都是无锡布码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无锡农民以布换米,这米大都是来自其他地区的商品粮。“乡民棉布易粟以食,大抵多藉客米,非邑米也。”(10)而杨伦在诗中则更直接指明无锡的客米来自湖广地区:“稻花齐放绿盈畴,盼到登场始解忧。更愿上流湖广熟,十分年岁喜丰收。”(11)清代的无锡农民在为自己庄稼操心的同时,竟还会为千里之外的湖广地区能够喜获丰收而祈祷,这倒不是无锡人天生有特别超前的商品经济意识,而是那里的粮食生产确实已与无锡布码头的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缘故——当时无锡人吃的大都是湖广米——这也是实践出真知的一个例证。

  此外,那时布行巷附近还出现了一个江阴巷,那是江阴棉花商人店铺麇集的地方,它与布行巷一样,是无锡布码头商品经济大潮在地名方面留下的痕迹。

  第三,产品有特色,有稳定的市场。严格地说,棉手工纺织业原先并不是无锡的优势,松江等地的棉手工纺织业优势远比无锡突出,所产的紫花布轻细柔软,质量远超英国用机器生产制造的棉布,“无论质地和成本都优于曼彻斯特的棉布”,(12)是当时英国伦敦绅士做衬衣的时尚布料,这种布每年大量出口,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无锡棉布则明智地不在轻细方面与松江布竞一日之长短,而是另辟蹊径,努力开创自己的特色:“轻细不如松江,而坚致耐久则过之”,(13)无锡布结实耐穿耐洗,对于“不知纺织为何事”(14)的欠发达地区人民来讲,是最好的衣料,因而备受欢迎。当时长江以北的淮、扬、高、宝等地成为无锡布码头的可靠产品市场。这种在产品竞争中讲究扬长避短、适销对路的积极做法所体现出的开拓、创新精神,无疑对于现代人发展经济仍有启迪意义。

  第四,无锡交通便利,商业地理位置优越。无锡城不仅位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旁,而且北门外的一段运河原为芙蓉湖的一部分,河面宽阔,能够容纳大批大吨位的货船停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