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无锡之路撑起历史文化
最新热门    
 
无锡布码头传奇——历史亮点后面尘封的秘密

时间:2009-7-24 13:43:09  来源:不详
,在全国商业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徽商十分注重收集归纳各地商情,早在明代徽商黄汴就著有《一统路程图记》,详细记录全国商路沿途情况,受到商界欢迎。黄卬著作中记述的“船马头”、“银马头”、“布马头”口碑,显然是徽商根据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处货物流通、市场规模等情况,总结出来的商情指南,在当时显然是备受商人们重视的。

    然而,黄卬是儒生,他对于徽商的无锡为“布马头”这种白话口号式的言语,是不满意的,所以在秉笔直书后,仍评论斥之为“鄙俗”。黄卬之所以有这样复杂的心态,原因有两个:一是与他著作的宗旨有关。他撰述《锡金识小录》,目的是补写“事有系于民俗利病而志不及载著,于民生艰窘之故,尤拳拳焉”,(2)而当时无锡的家庭手工纺织业确实已在人民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他不得不把徽商对无锡观察后的正确论断记录下来。二是他亲身有所感受。黄卬虽为儒生,生活却很贫苦,“所居老屋三楹,寝室庖湢咸在,纺车织具、钺管刀尺纵横错置,子女啼笑满前,君但危坐持一卷洛诵,不少休。”(3)从这记载看,他不仅住房狭小拥挤,而且连生活还要依赖家人纺织补贴维持,是加入“以布易米而食”行列的。这说明不仅农民,就是县城市民也从事纺纱织布,家庭手工纺织遍及城乡,非常发达。所以,黄卬对无锡为“布马头”感触尤深,终于能够跳出封建士大夫轻视经济的狭隘圈子,慧眼独具,给我们留下无锡地方经济史的宝贵材料。
    此外,无锡“布马头”名称虽不再见于其他古籍,但有关无锡家庭手工纺织业发达,棉花棉布交易活跃的史料,在不少其他清代著作中也有所发现,且相当丰富,因此无锡为布码头不能说完全是孤证单行,关于这一点将在下文展开。

  从上述分析看,无锡“布马头”之称虽仅见于《锡金识小录》,却是当时无锡社会经济情况的实录,并且它还是徽商综合各地商情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很为可靠与很具权威性的结论。

  清代无锡的一些诗文中,透露出无锡布码头原料与产品两头在外的运行方式;依托大运河交通的便利条件,当时无锡北门的布行巷等成为布码头的“心脏”。

    无锡布码头的史料在《锡金识小录》中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外,在无锡的其他一些地方文献中亦有记载,排比研究这些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探求出当年布码头运行的一些情况。

    “晓听机声夜纺纱,不知辛苦为谁家。长头卷好郎欢喜,帽头冲寒去换花。”“花布开庄遍市廛,抱来贸去各争前。要知纺织吾乡好,请看江淮买卖船。”诗后有注云:“邑中布疋多行于江淮一带。”(4)这两首诗里呈现出四个不同场景:农民夤夜忙碌地纺纱织布;清晨赶路去换棉花;市街上布店花铺鳞次栉比,熙熙攘攘,交易活跃;运输棉花、棉布、粮食等物资的大型货船帆樯相随,络绎不绝。这四个场景实际上就是当时无锡布码头生产、交换、市场、物流四个重要运行环节,由于是以诗歌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表现,显得格外具体、鲜明、生动,堪与黄卬的记载相互印证。

    诗的作者杨伦,无锡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官浙江太平县知事。他是黄卬的门人,受老师关心民生思想的影响,有关当时家乡的经济生活也能够写入诗中,显得难能可贵。这两首诗是他寓居湖尖(即今江尖)时创作的,主要描写北门一带的景象。到北门街市花店布铺换米换棉花的农民,大多来自北乡近城的农村。那末,远离县城的农民又到何处去作交易呢?

    分散在四乡的农民,不必远道到县城去换棉花换米,就近到所在市镇即可。乡间市镇同样布店花铺众多,交换忙碌热闹的市面,一点也不亚于县城。当时纺织专业户最为集中的上福乡的安镇就是典型的例子。安镇二里长街“市店多花庄米铺,络绎求市者,十数人为群,虽二三十里外,小舟捆载而来,易木棉、籼米去,一晨或得布万疋云。肩摩喘汗,店火至更余去柝于辄,寒暑无间。”(5)类似安镇这样的市镇,当时无锡有近20个。这些市镇作为乡间区域性的商品流通中心,沟通千万家织户,在生产和交换之间架起第一座桥梁,构成顺畅在流通渠道,是无锡布码头的“微血管”网络。

  这“微血管”网络又与布码头的“心脏”紧密相连,可这“心脏”在哪里呢?“市镇间布庄连比,皆预贸木棉为本,易而贮之,以汇于总行。北关外有布行巷,其总处也。”(6)这“总处”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脏”。布行巷地处无锡城北大运河旁,水陆交通便利,因而那里大布庄云集,一方面把从外地采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