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无锡之路撑起历史文化
最新热门    
 
无锡布码头传奇——历史亮点后面尘封的秘密

时间:2009-7-24 13:43:09  来源:不详
的逐渐形成,乡间商业活动频繁而活跃,大大刺激市镇的发展。乾隆年间无锡乡间已有市镇20余个,羊尖、安镇、东亭、坊前、张泾桥、八士桥等镇都是在清代建置的。甘露市此时已上升为镇“居民二千余家,治产逐末俱获赢利”。(27)荡口镇虽是稍后出现的,但规模更大,“其街缩三衡二,小巷斜出者极多复沓,周匝约三里余,居民四千余家。南通长洲,东进常熟,四方贸易者颇走集”,(28)俨然是一个兴盛的小城镇。这些市镇既是乡间的商品流通中心,又是农村文化社交的重要所在,尤其是在市镇集场庙会时期,来自远近四乡的农民不仅互相交换自己的产品,购买琳琅满目的商品,还交流各自的社会见闻,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农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由于乡镇大量出现,得到了改善。乡间市镇增多,是商品经济深入农村的表现,对清代无锡农村的繁荣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之四:无锡人的商品经济观念从此大为增强,为后世无锡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软实力”基础。长期以来,江南一带的民谚、民谣在评论各地民情特点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无锡人的精明。这种精明,放在历史条件下分析研究,实际就是指无锡人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在当时陌生的商品经济领域中第一个“吃螃蟹”,建成了原料、产品两头在外,又大进大出的无锡布码头。当时常州府诸县中靖江、武进、宜兴、江阴等都出产棉花,唯独无锡不出产,可就是这个没有棉花原料优势的无锡却成了引人瞩目的布码头,获得可观的效益,从常州府的诸县中脱颖而出,取得江南名城的资格,这不能不在周围各县人民中间引起巨大反响和心理活动。于是,无锡人精明的民谚、民谣就在这种氛围下逐渐积淀形成了。从这一点看,无锡人能够站在近代工业化的前列,在民族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是偶然的,它有着人才、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前期准备,也可说是布码头的遗风。

注:

(1)(13)(22)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力作之利》。

(2)清黄卬:《锡金识小录·例言》。

(3)清顾奎光:《迥谷黄君传》。

(4)(11)(23)清杨伦:《芙蓉湖棹歌百首》。

(5)(6)《乾隆无锡县志》卷十一《物产》。

(7)(8)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田土之利》。

(9)《康熙常州府志》卷十《物产》。

(10)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米价》。

(12)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第3页。

(14)《清高宗实录》卷四三七。

(15)(19)茅家琦、李祖法主编:《无锡近代经济发展史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88年版,

第249-250页,第252页。

(16)拙文《古代无锡人口研究》,《无锡文博》2006年第4期,总第73期。

(17)(26)《万历无锡县志》卷四《市镇》。

(18)王赓、冯炬主编:《无锡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20)清华翼纶:《张廉舟先生家传》。

(21)江苏省无锡市《民国开化乡志》卷下《土产》。

(24)(25)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风俗变迁》。

(27)(28)《乾隆金匮县志》卷十一《市镇》。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