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明儒学案》缘何不为李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钱大昕的学术批评
冷战史研究:一个新的学
清初“三大疑案”的由来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
“义”、“事”之别与“
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
孙吴之学术文化风尚考论
陈寅恪的士大夫情结与学
最新热门    
 
宋钘学术派别划分之我见

时间:2009-7-24 13:43:18  来源:不详
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荀子》批评他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并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知道人应该少私寡欲,但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荀子》中提到的关于宋钘的一些言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宋钘的重要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宋钘思想中诸多的道家思想成分。本杰明·史华兹评论到:“他们包含着这个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切侮辱和谩骂,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些侮辱并不能玷污他们真正的尊严,儒家式的君子就不能获得这种程度的宁静,因为他们必须为他的人格尊严所受到的冒犯而焦虑,这是由于‘礼’的整个结构取决于对君子人格的保持。孔子也许会对人们并不理解他这一事实保持满不在乎的态度。然而,作为一位君子,他不能对他的人格受到侮辱无动于衷。然而,宋钘却能避免一切愤怒与好战之心。因而,在他内在的对于世界的冷漠无情中,他的确和老子及庄子一样具有深刻的精神独立性。”
  综合《荀子》、《庄子》、《韩非子》诸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宋钘言论的评论和引用,既包含了墨家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的思想甚至还有儒家的思想,这给后人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钱穆在《宋钘考》一文中曾说:“余尝谓黄老起于晚周,兴于齐,又谓道源于墨。若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另外,郭沫若把《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白心》和《枢言》归于宋钘和尹文的遗著,并说明其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我们知道,《管子》一书是杂糅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在这本兼收并蓄的书中,“我感觉着我是把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发现了,有了这一发现,就如像重新找到了一节脱了节的连环扣一样,道家本身的发展,以及它和儒墨两间的相互关系,才容易求得出他们的条贯,宋钘这一派,无疑是战国时代得道家学派的前驱,而它的主要动向是调和儒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确认了宋钘生活的大约年代,从他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即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轨迹和某些变化特征。第一,对诸子各学派思想划分的反思。宋钘的思想既包含了墨家的“非攻”“利天下”的反对战争、救民于水火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少私寡欲”、注重内心修养的思想模式,甚至调和儒墨两家。因此,简单的把他和尹文划分为一个学派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在探讨先秦诸子思想时,只能就事论事,就人论人。根据时代背景对他们的言行和思想进行全盘的考虑。第二,先秦诸子思想是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的。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Axial Period)的理论,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学术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这个时代,这一时期,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他总结“轴心时代”的特征之一便是“相互交流”,“孔子、墨子和其它的中国哲学家们,游历中原到处赢得促进精神生活的佳誉,并奠立了汉学家所说的学派……人类的存在作为历史而成为反思的对象,人们感知到某种非凡之举已经在自己的现存开始……人们明白自己面临灾难,并感到要以改革、教育和洞察力来进行挽救。他们制定计划,努力控制事件和过程,并第一次要恢复或创建良好的环境。”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兹指出:“不知什么原因,人类历史到达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这时,某些个人能够突然利用其心态能力获得真理或者至少获得了‘保票’(warranted ascertability),而这种心态能力在过去只能简单的反映思想家所处的有限的社会文化环境或时代特征(temporal locus)。”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主观上是为壮大齐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并称霸群雄而招贤纳士,但客观上却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和思想的“多元化”进程,把“百家争鸣”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的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灾难。但是,正如秦彦士指出的,它引发了两个相应的学术成果:“一方面,随着人们战争实践的思考,原来零散的个别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科学的高度,因而形成古代博大精深的军事学;另一方面,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