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对张学良送蒋回宁的几点
张学良“枪杀杨常事件”
论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
浅谈张学良的军队教育理
论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和平
张学良与东北新建设及其
伟大的爱国者 中华民族
大遗址和古城址的探查研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为
最新热门    
 
论张学良的体育理念与实践

时间:2009-7-24 13:43:40  来源:不详
国近代体育思想的精华。“皇姑屯”事件后,他子承父业 ,作为东北的实际统治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亡国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形成了 他“体育救国”的理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五育并重”、注重体育。由于地处一隅,加上清政府实行边禁政策,因此东北地区 文化发展滞后,教育尤为如此,张学良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在梁启超“三育 并重”的基础上,张学良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将教育看做救 亡的起点与立足点:“诸生务须认明今日教育为救国方之出发点,今日学生,为将来国家 之主人翁,……必须养成完美人格,求得真实学问,方不负养士初衷,才可负救国重任”[ 3]672。针对中国当时整个社会忽略体育的现状,张学良感到百倍惋惜:“我们中国教育界 ,大半不肯注重体育,所以各处学生,多半体质柔弱,把他们的学业,间接耽误了”,“健全 的精神,藏在健全的身体里面”,“如果没有好体育,就是有好学问,也恐无用了”。有鉴 于此,张学良要求学生“个个特别注意体育,然后用健全的身体,研究精妙的学问,造成有 用之才,方不负国家设学的本旨”[4]。在此,张学良纠正了历史上的理念偏差,明确 指出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健全的身体是智育的物质载体,更是“养成完美人格”、改 变国人“东亚病夫”形象的重要途径。
  其次,“抵御外辱、复兴民族”。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推崇体育,不仅仅把体育看做 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将体育与挽救民族危亡紧密联系起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 必先强身”,为此,张学良主张在学校推行严格的军训制度,“夙日锻炼学生之体魄,灌输 军事之知识,养成不屈不挠大无畏精神,为国家捍卫藩篱之干城”[5]。他要求青年 学生不 但在校期间重视体育训练,而且步入社会以后,也“必须长此保持这种生龙活虎的精神,造 成铁骨铜筋的体魄,要作复兴民族最前线的有力斗士”[3]826。“皇姑屯”事件、 九一八事 变更使张学良“痛恨无已”,亟思救亡之策,最终答案仍归结于体育。“国家盛衰,不仅恃 土地宏大,物产丰饶,并恃人民之强体魄真精神。健全之精神,恒寓于健全之身体,故体育 运动,实不可忽视”[6]313,“倡导体育的最大目的是在造成复兴民族的生力”[3]825,张 学良寄希望于通过体育锻炼人民的体魄,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铸成民族复兴的坚实根基。
  第三,体育走进社会。“过去的运动,多是学生参加”,只是“学生的功课,学生的作业” [3]879。但救国不能仅仅依靠为数甚少的大学生,还依赖于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故 体育必须普及到民众,“凡是不违背业余运动规则的人都来加入”,“应确认国民体育必谋绝 对普遍的发展,……那才能造成一个健康而有生气的民族”[3]825。秉着普及体育 的理念, 张学良于1930年11月国民党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注重体育以健全国民体格发扬民族精神 》议案,列出了八条建议:①强化小学体育教育;②造就体育师资;③提倡平民体育;④奖 励各项体育运动;⑤各地政府应尽力赞助体育事业……;⑥注重工商各界及公务机关工作人员 于业务之外要有相当时间从事体育运动;⑦宣传体育之重要性,改正人民对于身体美的观念; ⑧严禁早婚[7]214。这八条建议,既提倡先天优生优育又提倡后天培养,既注重 宣传 又注重务实,既要求人民主动参与又要求政府给予外在奖励,既注重学校体育又注重社会体育 ,阐明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路径,集大成地体现了张学良的“普及体育”理念。
  
  二、 张学良的“体育救国”理念的实践
  
  尽管近现代史上许多知识分子、思想家力图将体育付诸实践,但由于条件所限,并未取得可 观的成就。而张学良作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和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拥有各种必需的 政治、财力、人力资源,加之他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更使他的“体育救国”理念有了实践的 场所。张学良的体育实践正是围绕东北大学体育发展而展开,本文也以东北大学体育发展为 中心考察张学良的体育实践。
  东北大学1923年创立之初,不具备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未格外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皇姑屯 ”事件后,张学良被公推为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