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漕粮海运与经济区域
漕粮海运与清代运输业的
论王闿运以礼自治的思想
最新热门    
 
王闿运与同光体的诗学取向

时间:2009-7-24 13:44:36  来源:不详
  记癸丑年同人修禊赋诗,鄙出五古一章,樊山五体投地,谓此真晋、宋诗,湘绮毕生何曾梦见。虽谬赞,却惬鄙怀。其实止用《皇疏》“川上”章义,引而申之。湘绮虽语妙天下,湘中选体,镂金错采,玄理固无人能会得些子也。
  所云“修禊赋诗”,据钱仲联先生的意见,是指《三日再赋五言分韵得天字》;所谓“《皇疏》‘川上’章义”,乃指《论语》川上章皇侃义疏。疏云:“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向我非今我,故云逝者如斯乎;日月不居,有如流水,故云不舍昼夜。”用“川上章”义,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岁月忽逝,而立德立功之机会,俯仰间即失,感叹时节之易变快变(时为1913年,“向我非今我”隐含诗人于辛亥鼎革后的感慨);二是今我不同于旧我,后感有异于前人。所谓“向我非今我”,即顺此大化之流,享受太虚之空灵清净,忘怀世事,乐此因缘而已。此二义隐隐相发,即玄理回应纯情,得理事相融之妙。也即所谓“引而申之”。且诗句中多化用王羲之、孙绰兰亭诗、序成语,既契合修禊赋诗,又饱含玄理。故樊增祥推重为“真晋、宋诗,湘绮毕生何曾梦见”。王闿运所重为缘情绮靡、镂金错采之诗,更多地指向六朝诗的外在形式,于其间涵蕴的浓厚理趣较少关怀,至为樊、沈二人所讥,理固亦然。

  王闿运诗学以复古为尚,对明七子并不轻诋。在《陈怀庭诗集序》中讨论湘乡文学的发展时,推举自身和邓绎、邓辅纶的复古,能“竟七子之业”,以为可以扭转世人对复古的讥诃。《湘 绮楼说诗》卷二云:“邓辛眉,弥之仲弟也。聪悟尤过其兄,下笔千言,清谈娓娓。自明后论诗率戒模仿,辛眉独谓七子格调雅正,由急于得名,未极思耳。自学唐而进之至于魏晋,风骨既树,文彩弥彰,及后大成,遂令当世不敢以拟古为病。”邓辛眉即邓绎,邓辅纶弟。王闿运借他的话头说七子“格调雅正”,所以备受讥诃者,乃在于“急于得名,未极思”,未竟其业也。邓绎则由学唐而上溯至魏晋,自树风骨,文采彬彬,这样的拟古才是正宗,才能够“竟七子之业”。王闿运欲为己之拟六朝诗张本,故极力为七子复古正名,乃至取径也与七子为近。章太炎曾指出:“湘绮虽不明言依附七子,其路径实与七子相同,其所为诗,宛然七子作也。”所言极是。沈曾植对七子拟古并未全盘否定,这与王闿运是相同的。陈衍《沈乙庵诗叙》谓曾植“夙喜张文昌、玉溪生、《山谷内外集》,而不轻诋七子”,《海藏楼诗序》则谓“沈子子培稍护青邱、七子”。沈曾植自己也说:“李、何不用唐以后书,何尝非一法门。”但在如何“斍七子之业”上,就显示出与王闿运的差别。“无唐以前智理名句运用之,打发不开,真与俗不融,理与事相隔,遂被人呼为伪体。其实非伪,只是呆六朝,非活六朝耳。凡诸学古不成者,诸病皆可以呆字统之。在今日学人当寻杜、韩树骨之本,当尽心于康乐、光禄二家。”同样是由唐上溯至魏晋,王强调的是风骨和文采,沈则重“智理名句”,以之融会“真与俗”,打通“理与事”,这样才能成为“活六朝”。而取法谢灵运与颜延之,自然和“三关说”推重元嘉是一脉相承的。曾植之“呆六朝”则既指向七子,更主要是针对闿运之模拟汉魏六朝诗。再联系前文来看,沈曾植对以王闿运为首的汉魏六朝诗派的批评确实是不留情面的。
  其实沈曾植和王闿运之交谊并非泛泛,随意翻检《湘绮楼日记》和《海日楼诗集》即可知。如光绪癸卯(1903)十一月,王至南昌,沈与之流连诗酒;甲辰(1904),王复至南昌,主讲豫章书院,又多次晤面。民国壬子(1912)十二月十七日王至沪,十八日即与沈曾植和樊增祥、易顺鼎、陈三立、曾广钧等同集。曾植作《喜湘绮至沪》四首,推举其《湘军志》为“太史书”,又目其为“文章伯”。十九日,集娱园(即愚园)。二十二日集瞿鸿楗寓斋,曾植又赋诗,云:“湘绮先生列仙儒”(《娱园之集,止庵相国、樊山方伯皆赋长歌,湘绮赋古体五言,易、曾诸君各有佳什……》)。后数日内二人又互访。癸丑(1913)正月初五,集樊园,各赋诗。初七日,共往樊园探梅。十七日与樊增祥贻闿运二百元,十八日又造访闿运。正月二十日闿运将离沪返湘,沈病阻未送行,赋诗四章,一则云“儒林仰大师”,一则云“一老天留在,三纲世要扶”(《闻湘绮有行期,病阻未出,作诗询之》)。从他们往来的频繁和沈曾植赋诗的推重,可知二人的关系并非仅仅是社交场合上的应酬,当然,也不排除王闿运有重名,且人民国后二人同为遗老的因素。但关系归关系,沈曾植确实对其诗歌并不看重。上引赋诗推举之语,不是重其文章,便是重其儒学。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