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职方外纪》的地理学地位与中西对比

时间:2009-7-24 13:44:52  来源:不详
宋等岛屿走向及印度半岛呈三角形也与现代地图类似。当然也有诸多误差,如朝鲜半岛应为北西向,而《外纪》绘成南北向等。

欧罗巴洲(欧洲):《外纪》中欧洲西起福岛(今加那利群岛),东止阿比河(今鄂毕河),横跨经度网约为9格,现为8格,东西间距比现代地图实际长了1格。从纬度看,南起地中海,北至冰海(北冰洋),纵跨纬度网稍多于四格,现约为三格半,南北间距比现代地图实际长了半格。总说指出欧洲“共七十余国”,各论介绍大陆国家13个,岛国3个。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及地中海的轮廊已类似现今图貌,北高海(里海)形状与现今差别甚大,《明史·外国传》中列入的和兰(荷兰)、郎机(葡萄牙),在洲图上没有标出其名,当时英国尚未认识,《外纪》称为谙危尼亚。
利未亚洲(非洲):《外纪》非洲西起绿峰岛(佛得角群岛),东至西红海(红海)东出口,横跨经度网约为9格半,现为7格半,东西间距比现代地图实际长了2格。从纬度看,南起南极出地35度,北至地中海(北极出地35度),纵跨纬度网为7格,与现今相似。从图形全貌看,《外纪》非洲轮廊与现今地图非常神似,只是东西拉长了。总论指出非洲“大小有百余国”,各论介绍大陆国家10个,岛国5个,著名山脉(峰)4处。
南亚墨利加洲(南美洲):《外纪》南美洲西起孛露(秘鲁)海,东至伯西儿(巴西东部)东海岸线,横跨经度网约7格,现代地图为6格半,东西间距比实际长约半格。从纬度看,南起墨瓦腊泥(麦哲伦)海峡(南极出地52度),北至加纳达(北极出地10度半),纵跨纬度网6格半,与今地图南北间距相似。但是《外纪》南美洲轮廊与现今图形对比变形较大,东西变宽,尤其是阿根庭、智利南部地区东西变宽,火地的经度位置也向西偏了约4格,画到了那时了解不多的大洋洲边缘。各论中介绍了墨瓦蜡泥(麦哲伦)海峡及本洲国家4个,如伯西儿(今巴西东部),智加(今智利及阿根廷南部)等。
北亚墨利加洲(北美洲):《外纪》北美洲西起亚泥俺(白令)海峡,东至巴革老地,横跨经度网17格,现地图为11格半,东西间距与实际距离相差很大。从纬度看,南起加纳达(北极出地10度半),北至北冰洋,纵跨纬度网约5格半,现地图为7格,南北间距与实际距离相差亦很大。总之,《外纪》北美洲轮廊与地图相差很远。各论介绍陆地国家7个,岛国5个。“加拿大国”虽未介绍,但洲图上标出位置,在墨是可(墨西哥)北,两国接壤。新拂朗察(今美国亚特兰大,加拿大渥太华地区)似与法国(拂朗察)移民有关。
墨瓦蜡尼加洲(大洋洲):《外纪》指出:“其人物、风土、山川、畜产与夫鸟兽虫鱼具无传说,即南极数、道里运几何,皆推步未周,不漫述。”这表明370年前,关于大洋洲的地理知识及风土人情物产概况,还是相当模糊的。
  四、欧洲与中国海洋知识对比及交往航线
《外纪》在“四海总说”中首先对海洋进行了分类,接海与陆的关系,海在国之中,陆地包海称地中海。国在海之中,海包陆地称寰海;海亦可以洲命名,也可以国家命名,或以“其本地方隅命之”,如称南海、北海等。“兹将中国列中央,则从大东洋(太平洋)至小东海(北美西岸太平洋),为东海。从小西洋(印度洋)至大西洋为西海。近墨瓦蜡瓦一带为南海。近北极下谓北海,而地中海附焉。”
据《明史·外国传》,[(9)]我国那时仅将海洋分为东洋和西洋,其界限大致在波罗国,“又名文莱(今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起也”,即文莱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东洋实际指太平洋的西岸海域,进一步分为东海、南海、东南海,这三个次一级海域中,均有一些国家与明朝交往。需要注意的是,正德六年(1511),有巴喇西国使者从非常远的地方来到中国,“言其国在南海,奉王命来朝,舟行四年半。”估计来自大洋洲地区,可惜没有深究海路。明代所谓西洋,实为印度洋,西洋西部又称西南海,《明史·外国传》列举列国93个,其中在《外纪》地图上可觅国名者仅14个。这90余国主要分布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两侧,即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及非洲东岸,由此也能说明我国明代未能从海路到达欧洲。《外国传》中意大利里亚国,是因利玛窦、艾儒略等人来中国活动才有所知。佛郎机(葡萄牙)、和兰(荷兰)是它们在东南亚、台湾掠夺殖民地方知有其国,但《外国传》将它们的殖民地与本土混淆,指出佛郎机“近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南部)”并在正德年间占领满剌加。而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崇祯时侵占我国澎湖、台湾。《外纪》中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