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过去
最新热门    
 
南北对立时期南方政权的攻守形势与军事重镇

时间:2009-7-24 13:45:25  来源:不详
魏的司马晋灭吴。又589年隋灭陈。是则孙吴与东晋南朝虽据南面北,依托地理上的山河之险,层层设防,线线固守,重镇要地间此呼彼应,却仍然无从挽回亡国的危机;其实不独孙吴与陈朝,历来的南北对抗,都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而告结束,自然形势并没能起到长久的或最终的作用,而这应是人为的不臧。清光绪二十八年,梁启超撰《中国地理大势论》,即指出:“自古南渡偏安之局,曾无一焉能北进以恢复者,其故可思也”,盖“建都于扬子江流域者,……大率皆创业未就,或败亡之余,苟安旦夕者也。其为外界之现象所风动,所熏染,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魄常文弱,有月明画舫缓歌慢舞之观”;反之,定鼎于黄河流域者,“其规模常宏远,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有隽鹘盘云横绝朔漠之慨。”南北比较,孰优孰劣,据此已不难判断。又《易》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是守国当恃山川险阻与重镇要地;《孟子》则曰:“地利不如人和”,是守险又在于人力,“借险于地,取谋于人,而后能大有所成就矣。”(58)而反观南北对立时南方之亡国,晋之灭吴,孙皓有云:“不守者,非粮不足,非城不固,兵将背战耳!兵之背战,岂怨兵耶?孤之罪也!”(59)隋之灭陈,“朝廷百官人各有心,四方万里民各有意,是以万里长江守之者无人,隋人取之如拾草芥。”(60)孙皓还曾借助千寻铁锁,以阻扼晋师;陈叔宝则自信“王气在此,……彼何为者耶”(61),奏伎、纵酒、赋诗不辍,几乎静待隋军的来临。吴、陈之灭是如此,南宋、南明之亡,乃至四十多年前蒋家王朝在大陆的覆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地丑德齐抑或地齐德丑,本非一言可弊,而守国所恃,也本在德而不尽在于险。山川空地形,历代兴亡事,实在令人深思!
  必须附言的是,典型的南北对立且北胜南的局势元朝以后不复存在。元朝末年,江淮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其中一支义军在朱元璋的率领下,发展壮大,统一东南半壁,继而北上伐元,结束元朝的统治,于1368年建立明朝。朱元璋的北伐成功,是有史以来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的开始,这标志着南中国的崛起!明以后的几次改朝换代,除了清代明是周边民族满族所为应另作别论外,1911年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1927年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无不是以南方革命党人为主要力量而完成的,其主要发动者和领导人皆来自南方,且不少是来自广东、湖南等经济发展较晚的地区。然则南胜北现象的出现,又绝非偶然,它是中国南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结果。南中国经济的优势,必然要为南中国带来政治和军事的优势!
  时至现代,以湖南韶山冲的毛泽东为领袖的共产党居西北而临东南,战胜了以浙江溪口镇的蒋介石为领袖的国民党,建立起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北对立而北胜南,历史又一次为我们重现了过去的循环。而延安宝塔山下走出的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子弟兵,竟得荡灭南京“总统府”号令的八百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靠的还是人和,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大体指今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2)这种形式的南北对立,详拙著《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第四讲,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下文重论形势,有关战事及疆域变迁的具体史实详见拙著《六朝疆域与政区》第一、二章,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
  (4)《宋书·索虏传》“史臣曰”:“夫地势有便习,用兵有短长,胡负骏足,而平原悉车骑之地,南习水斗,江湖固舟楫之乡,……盖天地所以分区域也。”
  (5)《六朝通鉴博议》卷二。
  (6)《晋书·蔡谟传》。
  (7)按此种战略,在北魏以前尚颇奏效;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改逐城强攻为分兵略地后,南朝重镇要地的地位有所下降,防御体系亦难以再保完整。然而,固守重镇要地,使其成为前线的后方,既予敌以后顾之忧,又可切断敌军的退路,仍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8)《亭林文集》卷六《形势论》。
  (9)此二道为东路与中路,又有西路,自益州入汉中,指关中,与东路及中路互相策应。
  (10)(11)(36)(53)(58)《六朝通鉴博议》卷一。
  (12)(16)《六朝通鉴博议》卷七。
  (13)(18)《晋书·慕容德载记》。
  (14)《宋书·垣护之传》。
  (15)《元和郡县图志》卷一○。
  (17)《宋书·萧思话传》。
  (19)《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