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评各代中国人的战力变迁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最新热门    
 
明代中央国家权力结构演变过程浅谈

时间:2009-7-24 13:45:26  来源:不详
的情况下,他先后违例荐举御用监太监陈洪、尚膳监太监孟冲入掌司礼,却将按例当升的司礼秉笔太监冯保置之一旁,也是他实行“尽诎司礼权”的一个步骤[40]。
  监、阁权力斗争向官僚体系的辐射扩展,将更多的官僚士子拉入党争的漩涡。首先被拉入这一漩涡的就是素有喉舌之任之称的科道言官。
  明代的科道官以建言纠劾、谏诤推弹为职能。因此,无论对内阁还是司礼监来说,科道官无疑是他们可以利用来打击异己势力的最好工具。于是,双方在权力的争夺中也展开了对言路的争夺,“所爱者虽不肖必留,所憎者虽贤必去”[41]。而言官也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或依内阁,或附司礼。武宗时,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上疏挽留刘健、谢迁,并指出“晏朝、废学、游宴,非(君王之)体”[42],就是支持内阁的科道官向司礼监的挑战。熹宗时“言官又多拜为门下士以通忠贤”[43],甚至“权报复反借言官以伸,言官声势反恃权以重”[44]。魏忠贤就是以这些科道言官为刀手扫除内阁异己势力,攻击东林清流的。正如《明史》所云:“明代宦官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是其烈也。”[45]
  明中叶后,监阁权力争夺的加剧,使党争更趋激烈,几乎将所有官僚都卷了进去,“四方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发门之念”[46]。党争的扩大化,不仅造成政局的动荡不宁,也使国家机制日渐偏离正轨。“党局既成,互相报复。”[47]宰相选荐大臣,不论贤否,只论亲疏,尤其科道言官更必任“切近乡人、亲友、死党。有所欲为,则托之昌言;有所欲去,则托之论罢。”[48]于是,政治的缺陷导致腐败已不可避免,终将明王朝拉入了覆亡的深渊。

 

参考文献:
1、《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韦庆远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2、《明史》汤纲、南炳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3、《明史》本纪、选举志和职官志,张廷玉等著,中华书局版。
4、《中国历朝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深圳市博物馆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一月版。
5、《中国官制通史》张晋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6、《明清史讲义》孟森著,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一版。
7、《明清政治制度述论》梁希哲、孟昭信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8、《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赵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一月第一版。
9、《剑桥中国明代史》费正清主编
10、《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第一版。
11、《领袖论》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12、《君王论》[意]马基雅维利著,徐继业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3、《反经》[唐]赵蕤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注释:

[29][32]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六,卷一八,卷一八。
[1][2][18][19][21][22][25][26][36][38][39][40][43][45][47]《明史》卷七二,卷七二,卷一六八,卷一八一,卷一八一,卷一九七,卷二一九,卷二三,卷八九,卷三○五,卷三○四,卷九五,卷二一三,卷三○五,卷三○六,卷三○六,卷七一。
[3]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一○。
[4]《明仁宗宝训》卷一。
[5]《明宣宗实录》卷四七。
[8][10][42]谈迁:《国榷》卷二四,卷二四,卷二四,卷四六。
[6][7][27]刘若愚:《酌中志》卷一六,卷一三,卷一六,卷一六。  
[9][24]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卷六。  
[11]王琦:《寓圃杂记》卷一○。           
[12][46]《明通鉴》卷二二,卷二二,卷二二,卷八三。  
[13]查继佐:《罪惟录》卷二九下。  
[14]《明英宗实录》卷二九六。  
[15]李贤:《天顺日录》。  
[16]王世贞:《歙山堂别集》卷四五。  
[17]《明宪宗实录》卷九九。  
[20]陈洪谟:《继世余闻》卷一。  
[23]雷礼:《内阁行实》卷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