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继承传统与走向近代:章
略述章太炎老子研究的学
最新热门    
 
章太炎与清学史

时间:2009-7-24 13:46:07  来源:不详
定黄宗羲及其《明夷待访录》反对专制主义的伟大意义。《明夷待访录》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30],“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1],反对人君的专擅独裁,否定君主的至尊地位。章氏以此与晚近五洲诸大国“或立民主,或崇宪政。则一人之尊,日以骞损,而境内日治”相验证后,惊叹道:“黄氏发之于二百年之前,而征信二百年之后,圣夫!”[32]这是近代首次从国际政治的大视野来审视黄氏学说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意义。在章太炎的影响下,马叙伦、黄节、邓实、刘师培等国粹派代表人物也纷纷撰文鼓吹响应。

    正当黄宗羲名声雀起之际,思想界出现了低调的评论。如,1907年《国粹学报》就只称许黄宗羲是浙东史学开创者,而不再道及他的思想贡献。追究低调的始作俑者,又是章太炎。章氏于1906年、1910年在《民报》、《学林》上先后发表《衡三老》和《非黄》二文,集中抨击黄宗羲及其学说。

    《衡三老》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衡量顾、黄、王三位晚明遗老在清初的节操,认为三人之中以黄宗羲为最下,“黄太冲以明夷待访为名,陈义虽高,将俟虏之下问”[33]。再者,康熙开特科、修《明史》,他虽执意不出,但却派弟子万斯同、儿子黄百家应聘。这无论在章太炎看来,还是按照传统的名节观念、夷夏之辨,与顾、王相比,黄宗羲的气节都要大打折扣。

    《非黄》一文,顾名思义,就是要否定黄宗羲的思想学说。此文开篇即指出:“黄宗羲学术计会,出顾炎武下远甚;守节不孙,又弗如王夫之。”而他之所以能够与顾、王比肩齐眉,则由于《明儒学案》陶诞而哗,哗众取宠;《明夷待访录》“靡辩才甚,虽不时用,犹足以偃却世人”。全文重点针对《明夷待访录》提出的“有治法无治人”的法治主张展开批评,一一批驳了黄氏《原法》、《学校》、《置相》等篇中的“议法”言论,指斥它们既背离荀况、韩非以来法家的优良传统,又悖于西方的政治学说,“宗羲之言,远西之术,号为任法,适以人智乱其步骤,其足以欺愚人,而不足称于名家之前,明矣!”[34]

    综观章太炎对黄宗羲的评议,先尊后抑,变化较大。究其原因,政治需要超过了学术追求。当时,康有为、梁启超尊黄,以黄氏学说为宣传改良主义的锐利武器[35],章氏反对保皇立宪改良,反对康、梁,进而迁及黄宗羲,反黄成为其民族革命斗争的手段,这就是个中原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章氏对黄宗羲评价的重心所在,也反映出章太炎评价人物任凭主观、不实事求是的一面。

    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入清以后,隐舍不出,潜心著述,罕为时人所知。直至道光中,王夫之遗著始辑为《船山遗书》初次刊行。后得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广为宣传,才为学界重视,与顾、黄二氏齐名,鼎足而三。

    章太炎对王夫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民族”思想。“严夷夏之防”,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清初特殊的历史环境,使这一思想在王夫之的观念意识中更为根深蒂固。王夫之的《黄书》、《读通鉴论》等代表作,都深深刻上了传统“夷夏”观的印痕。章太炎对王夫之的“种族之义”最为推崇,曾称赞说:“季明之遗老,惟王而农为最清。”[36]他在论述中夏历史民族形成时则称引道:“善夫,王夫之曰:‘圣人先号万姓,而示以独贵。保其所贵,匡其终乱,施于孙子,须于后圣:可禅、可继、可革,而不可使异类间之。’不其然乎!”[37]因缘际会,相似的历史条件,近似的思想状况,革命排满的政治需要,使章太炎把王夫之捧上了“民族主义之师”的位置;王氏著述中“尊汉族而拒羯夷”的思想主旨,被章氏拿来作为宣传革命思想的理论武器[38]。

           

三、吴派与皖派


    乾嘉时期,清代学风大变,由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转向考经研史的实证学风,汉学成为正宗,一时聪明才智之士,咸趋此途。前有惠栋标汉学大帜于吴,后有戴震集大成于皖。吴派、皖派遂由二氏籍贯得名。然而考“吴派”、“皖派”名称之由来,却不始于乾嘉,而始于近代。其发明权恰恰属于章太炎。

    章太炎20世纪初所撰《清儒》中论道:汉学“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吴,一自皖南。吴始惠栋,其学好博而尊闻。皖南始戴震,综形名,任裁断”[39]。这是“吴派”、“皖派”说的滥觞。此后章氏多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