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继承传统与走向近代:章
略述章太炎老子研究的学
最新热门    
 
章太炎与清学史

时间:2009-7-24 13:46:07  来源:不详
把吴、皖之学作对照论述。1934年他在北平师大的讲演中又提出:乾嘉汉学南方有两派,“一在苏州,成汉学家;一在徽州,则由宋学而兼汉学。在苏州者为惠周惕、惠士奇、惠栋。……在徽州者为江永,……又有戴震”[40]。前后说法虽有不同,但却都是以吴、皖地域冠名的。

    吴、皖既然以学派相称,自有相对独立的学术风格、治学宗旨、学术群体。对此,章太炎归纳如下:“吴派之起,盖以宋学既不足尚,而力攻宋学,如毛奇龄等,其谬戾反甚焉。故纯取汉学不敢出入,所以廓清芜障也。”[41]汉学是对宋学的反动,这不仅说中了汉学兴起的原因,而且道出了吴派唯汉是从的缘由。论及学术风格,吴派以惠栋立帜最明,其为学“好博”、“尊闻”、“温故”,“故其徒敦守旧贯,多不仕进”[42],吴派特征是“陈义尔雅,渊乎古训”[43],“笃信好古”[44]。吴派以惠栋为中心,传授有序,“先栋时有何焯、陈景云、沈德潜,皆尚洽通,杂治经史文辞”[45]。栋之父土奇《礼记》已近汉学,至栋则纯为汉学,凡属汉人语尽采之,非汉人语则尽不采[46],所撰《九经古义》、《周易述》、《明堂大道录》、《古文尚书考》、《左传补注》,识断精眇,不惑谀闻。栋弟子有江声、余萧客。声为《尚书集注音疏》,萧客为《古经解钩沉》,“大共笃于尊信,缀次古义,鲜下己见”。王鸣盛亦被其风,作《尚书后案》,“亦守古,主郑玄之说,一字不敢出入”。此外,他对钱大昕的学派归属,有不同于常人之见。江藩《汉学师承记》把钱大昕划入吴派,后人多宗此说,章氏则以为:钱大昕虽“与惠栋亦有关系,然非师弟”,钱氏考经证史均甚精核,音韵发明双声,不泥古,多自得,与惠栋不同,不应列入吴派[47]。

    章太炎与皖派渊源更深,故知之更切。论皖学师承,自然以戴震为中心。“震生休宁,受学婺源江永。”[48]江永“由朱熹之学入门,有《近思录集注》,本非汉学,惟讲《周礼》甚好,且较惠氏尚过之,故世亦称之为汉,然江氏本人则不自认为汉学也。”[49]江氏之学由性理以通训诂”,尊崇程朱,戴震反其师之道而行之,“由训诂以究性理”[50],把清代汉学推向峰巅。章氏出身汉学而不讳言宋学渊源,此亦可见他言出征实。震“乡里同学,有金榜、程瑶田,后有凌廷堪、三胡。三胡者,匡衷、承珙、培翠也,皆善治《礼》。而瑶田兼通水一、声律、工艺、谷食之学。震又教于京师。任大椿、卢文绍、孔广森,皆从问业。弟子最知名者金坛段玉裁,高邮王念孙。玉裁为《六书音韵表》以解《说文》,《说文》明。念孙疏《广雅》,以经传诸子转相证明,诸古书文义诘诎者皆理解。授子引之,为《经传释词》,明三古辞气,汉儒所不能理绎。其小学训诂,自魏以来,未尝有也。近世德清俞樾、瑞安孙诒让,皆承念孙之学。樾为《古书疑义举例》,辨古人称名抵牾者,各从条例,使人无所疑眩,尤微至。世多以段、王、俞、孙为经儒,卒最精者乃在小学,往往近名家者流,非汉世《凡将》、《急就》之侪也。”章氏考镜皖学源流如数家珍,条理毕贯。

    章氏揭橥乾嘉学派的“吴”、“皖”分野后,梁启超大张其说,在《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反复申述,自此,“吴学”、“皖学”分称,几乎已成定论,其影响甚至延续至今。

          

四、“释戴”


    讨论章太炎对清代学术史的贡献,不可不提及他的戴震研究。戴震不仅在考据学方面成就卓越,而且思想缜密深邃,独树一帜。在清中叶,戴氏主要以朴学名家,以考据名世,义理之学仅为章学诚、焦循等少数人注意(注:章学诚自称“真知戴震”第一人,此言不虚,可参考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香港,龙门书店,1976。章学诚《文史通义》称:“时人方贵博雅考订,见其训诂名物,有合时好,以为戴学绝诣在此。及戴著《论性》、《原善》诸篇,于天人理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者。时人则谓空说义理,可以无作。是固不知戴学者矣。”见《文史通义校注》,2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晚清学者黄式三虽著有《申戴》三篇,但限于哲学水平,未能深入,对戴震的义理之学仅停留在泛泛浅谈的水平上。近代以还,时代氤氲使戴学大为昌盛,梁启超、胡适之等先生皆力为表彰,然而,究其起始,全面评价戴震特别是戴震义理之学者则首推清末章太炎。章太炎不仅其本人的儒学思想深受戴震濡染,而且其论述戴氏的文字也不在少数,代表作品有《清儒》、《释戴》、《悲先戴》、《思乡原》等。举其论点荦荦大者,主要有以下几条。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