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姚锡光生平及其成就初探
最新热门    
 
姚锡光与《东方兵事纪略》

时间:2009-7-24 13:46:16  来源:不详
述的例证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即委婉地表达对李鸿章用兵方略的不满。

再次,清军纪律涣散,将领之间的相互牵制,军事策略的失当也是造成战争失败的重要因素,《纪略》以相当的篇幅真实、客观地记录这部分的内容。如记载清朝派四大军入朝鲜,朝鲜民众夹道欢迎,犒赏我军,“而我军士残掠,毁器皿,攫财物,役丁壮,渔妇女,汝贵军犹甚,朝民大失望。”19由于我军纪律涣散,使朝鲜民众深感失望。再如记载军事策略上的失当:

我平壤军不直趋王京,分道争利,又不择险分屯,互为策应,以绝觊觎,而以二十九营万四千人聚平壤置酒高会,日督勇丁并朝民于城内外筑垒,环炮而守。及志超至军,弥庸懦,无布置,识者忧之。20

以上记载清楚地表明平壤驻军在军事策略上的失误,其一表现在本应趁日军在王京(汉城)立足未稳、兵单势支之时,主动出击,争取在战略上取得主动;其二,即使守平壤,也应该在城四周“择险分屯,互为策应”,而不能“置酒高会”,疏于防范,“困守孤城”。具体战役的策略失误,实际上是清朝统治集团“消极避战”方针的结果。再如陆军各派如同水火、不能互相配合。《金旅篇》记叙姜桂题被推为统领,“诸将互观望,莫利前击敌。”姜系淮系将领,且“庸才,无能为”,湘系将领对其指挥不服。《海军篇》揭示了以丁汝昌为首的北洋和刘步蟾、方伯谦等“闽党”之间的矛盾,致使海军在海战中不能相互配合,取得战役的胜利。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日本经明治维新后,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寻求国外市场,日本倾全国力量进行侵略战争,军事策略上进行了长期地准备和周密的计划。清朝虽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但由于在封建体制下进行,并没有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军事、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战争的失败。主观上,清政府官僚政治的腐败及推行“避战求和”的方针,也是战争失败的主观因素。《纪略》分析甲午战争的败因,当然不可能象今人一样能准确揭示出战争失败的本质,分析也不够全面、深刻,还有些地方因为作者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存在“诿过”和“曲笔”现象。但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否定《纪略》的价值。历史主义的态度是,《纪略》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目的是为了“资鉴”,为了激励国人的爱国热情,故云:“以上追古人明耻之风,并以当法人油绘木表之意·……示国人所以生其怒敌之心,而作其同仇之气”。21纪略》著于民族觉醒的大背景下,书中反映的“御侮”思想是当时时代潮流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纪略》的爱国主义思想还鲜明体现在,热情讴歌了在海战和陆战中英勇献身的民族英雄,鞭挞了那些贪生怕死、畏葸顾位、消极避战的民族败类。“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民族的最深厚的感情。”在甲午战争中,则表现为当中国的海防和陆防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在战场上是英勇抗击帝国主义,还是畏首畏尾、妥协投降?《纪略》生动、简练地记述这方面的内容。海军提督丁汝昌在海战中表现十分英勇,当旅顺危急之时,“汝昌知旅顺堕则北洋门户失,大局震动,罪且不测,自赴天津请以海军全力援旅顺,决死战。”22威海南北炮台失陷后,妥协、投降的气氛在官兵中占了上风,面对此情,丁汝昌谓:“我知事必出此。然我必先死,断不能坐睹此事。”并下令沉船,“仰药自裁。”23丁汝昌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爱国主义的极好体现。再如,对爱国将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表现的记载。海战进行两小时左右,北洋舰队处境极为不利。为保护旗舰的安危,邓世昌宁愿牺牲自己,他对帮带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于是,命令致远向吉野撞去。后人有:“雷轰水底惊舟覆,血溅江山逐浪流!”这是对邓世昌与船同殉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对于叶志超、庆等人不积极抵抗,望风而逃的可耻行径,作者予以据实记载,不加讳饰。

 

四、史料价值和学术影响

姚锡光所著的《东方兵事纪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该书从史料来源上,有源于亲身见闻的,正如《序》中所说:

锡光曾于役天津,复佐山东戎幕,自甲午夏迄乙末春,往来辽碣,南历登莱,于前敌胜负之数粗有见闻。24

海战时,姚在山东巡抚李秉衡署中,曾来往渤海一带,调查访问,将亲身见闻采集到的第一手材料熔铸成篇,增强了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姚锡光如何亲赴前线搜集第一手材料,从姚锡光留下的著作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不过,从《金旅篇》、《奉东篇》、《辽东篇》和《山东篇》的叙述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些篇章不仅对战争过程、战略、战术叙述十分全面和具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