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如何理解 以军部为核心
傅元根对 一课一个中心
最新热门    
 
“素心”与“史德”

时间:2009-7-24 13:46:25  来源:不详
三国志·刘后主传》等史书记载的具体分析,认为这些不易发现的曲笔,更应引起后人的充分注意。这种把曲笔作史区分为两种情况的做法,不仅丰富了其理论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传递了这样一个思路:所谓直书、曲笔,可能贯穿于史家著史的各个环节,后人应通过分析与辨别,进行认真研究。将这一思路与章学诚“史德”论把文章撰述全过程纳入考察范围的做法相较,不难发现其中亦有相通之处。但刘氏之论仍主要集中于据“事”、据“理”直书的层面上,与“素心”说在本?上属同一范畴,而章氏之说则以更为具体与理论化的形式出现,其识见更高出前者一筹。

 

三  “素心”说与章学诚的“史德”论

 

    作为古代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章学诚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方面,做了许多总结、提高、创新的工作,“史德”即是其中关于史家思想修养的重要概念。而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与阐发,一方面是受到刘知几“史才三长”说的启示,另一方面又与刘勰“素心”说在理论上颇有关联。关于前者,论述已多,此不赘述。关于后者,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史家思想修养的理论探索  章氏之“史德”论与刘勰之“素心”说,均是在前人基础上,对史家思想修养理论的总结与探讨。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吸收了自孔子以来所倡导的“书法无隐”的精神内核与实质,然后从理论上提出普遍著史原则。刘勰是从当时史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详尽分析了虚妄之风产生的原因、现象,进而提出史家当养“素心”以修史;章氏则主要针对埋头考据、不求学问经世的偏颇学风而发论,他认为,“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三者兼备,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史学,决不可偏于一端。但同时,三者之间有些因素又是“似之而非”、“似公而实逞于私,似天而实蔽于人”[20]的。因此,“著书者之心术”不可不考,“史德”乃为构建史家基本素养与人格的重要方面。所以,章学诚之“史德”与刘勰之“素心”,背景、内涵虽不尽相同,出发点与思想本质却是一致的,即史家著史的心术修养与著史态度,均应在理论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他们共有的卓识。

   (二)传统名教的思想指导  “史德”论与“素心”说之共同点还在于,二者都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为其指导思想与显著特征。如前所述,据“理”直书是刘勰“素心”说的主要内容;章学诚则认为:“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者之心术矣”。我们认为,此处之“天”的概念,具有客观历史、历史发展规律的特征,是接近近代科学精神的进步因素,是章学诚对前人的发展与推进。但同时,他又把“通六艺比兴之旨,而后可以讲春王正月之书”[21]引入史家心术的修养途径之中,认为封建伦理与史学客观性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通观《文史通义》,这一结论可说是来源于两点认识:其一,史传作为一种文体,源于六经。章学诚提出,后世文体于战国时皆已具备,而“战国之文,其源皆出于六艺” [22];其二,从“六经皆史”的理论观点出发,六经都是史,且是最高规格的史,那么,后世史家就应当从中汲取各种认识上与方法上的营养,而学习前人,把握其思想精髓与思维方式至为重要。这样,通达“六艺比兴之旨”,而后才可以、才能够讲“春王正月”之书,就同时兼备了学术上与逻辑上的合理性。这一方面说明了他的“史德”论的历史局限,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在为史家主体活动找寻客观标准方面,所作的可贵探讨与努力。《史德》篇中,章学诚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极力辩明《史记》和《离骚》的符合名教,其目的无非在于向人们证实,前代流传下来文史名篇,尤其是具备了撰述圆通之义的《史记》,是不可能、也不会“怨诽及于君父,且以是邀千古之名”的。否则,不仅著作者本人属愚不可及、异想天开,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而且缺乏名教伦理为其思想内核的史著,是没有资格流传后世的,“愚不安分,名教中之罪人,天理所诛,又何著述之可传乎?”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指出:“好善恶恶之心,懼其似之而非”,简单的褒直贬曲不足为史家心术,能够辩明那种于六艺精深之处的“似之而非”的是非,才可称得上是真正史家的心术。

   (三)关于影响史著客观性的因素。章学诚引用了文章撰述论中“气”、“情”的概念,从具体操作时的状态入手,探讨不同的气质、风格及情感对史著公正性的影响。作为一个文论家,文章之“气”、“情”是刘勰在《文心》中探讨的重要问题。而章学诚则把气情之说引入史学著作论中,从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