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皮影 日渐式微 能否东山
历史学者惊现 日本 国名
最新热门    
 
“日落国”考证——兼论明代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

时间:2009-7-24 13:46:56  来源:不详
bsp;  明成祖的全方位外交收到显著成效,东南海外诸国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7] (自序,P12)同时,西、北的拂菻、默德那、天方、哈密、土鲁番、赤斤蒙古、火州、撒马儿罕、亦力把力、于阗、哈烈、兀良哈、女直(注:以上诸国(部)于永乐年间入贡之事迹见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日落、亦思弗罕[8] (卷107,P1610)等国(部)也纷纷遣使入明朝贡,由此出现了“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5] (卷236,P2265),“四夷君长执赆献琛顶踵相望”的空前盛况。[9] (P6041)
上述永乐年间入贡之西、北诸国,其地望多经史家考订,无大歧见,唯日落国长期以来无考,究其原因,盖有关日落国入贡之记载有如凤毛麟角,且语焉不详,欲考证其地望殊非易事,学者往往有难以措手之感,故鲜有问津者矣,有的人甚至认为日落国不过系传闻之国耳。近年中国学者沈福伟提出,日落国即西非尼日尔河的桑海国阿斯基亚王朝。[10] (P443-445)沈氏对外国地名的解释多未深入考证,且常喜任意杜撰,以致张冠李戴,诚不足为据。然永乐年间之日落国入贡乃中外关系史上一件大事,似有必要加以考证,以弄清其今地。

        二

    其实,日落国之名最早可以追溯到腓尼基人时代。古代腓尼基人是善于航海的民族,在他们的航海活动实践中,对东西方有了一定的认识。腓尼基人把大地分为两块,东方是亚洲,西方是欧洲。古希腊人则汲取了腓尼基人的地理知识,也把世界划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从而奠定了西方的东西方对立的地理概念。[11] (P33,39,41)他们的世界观是以地中海为中心,东方的亚洲是“日升之地”,西方的欧洲则是“日落之地”。“因为亚细亚和欧罗巴这两个字,好像是由腓尼基的Asu和Ereb或Irib讹误而成,前者意指日出、东方、晨国、东洋,后者意指日没、西方、晚国。北方以黑海为界,南方的非洲起先算入亚洲,后来才把它划出来。”[12] (P12)由此可见,欧洲之名的原始意义就是“日落的地方”,日落国从广义上指的是欧洲,非洲则从来不属日落之地的范围。
    阿拉伯人兴起后,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地理学知识,“因为古代(指古希腊)的书籍仍然较好地保存着,且成为阿拉伯科学的基础。”[12] (P47)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有关欧洲为“日落之国”的传说也传入中国。南赵汝适的《诸蕃志》有如下记述:“茶弼沙国,城方一千余里。王着战袍,缚金带,顶金冠,穿皂鞋。妇人着真珠衫。土产金宝极多。人民住屋有七层,每一层乃一人家。其国光明,系太阳没入之地。至晚日入,其声极震,洪于雷霆。每于城门用千人吹角呜锣击鼓,杂混日声,不然则孕妇及小儿闻日声惊死。”[13] (卷上,P259)
    宋人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亦有类似的记载:茶弼沙国,“前后无人到,惟古来有圣人名徂葛尼曾到其国,遂立文字。该载其国系太阳没入之地,至晚日入,其声极震,洪于雷霆。国王每于城上用千人,吹角及鸣锣打鼓,混杂日声,不然则小儿惊死也。”[14] (前集卷五,P4-5)
    上述“茶弼沙国”即阿拉伯语Djabulsa,或Djabirso、Djaborso之译音,为古代阿拉伯人传说之西方“日没”之城,日落国则为意译,乃指欧洲。比赵汝适稍晚,13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柏朗嘉宾(Plano Carpini)出使蒙古,所遗《游记》中也有此说。[15] (P24,77,注34)[16] (P21)
    随着中国与阿拉伯的交往日益频繁和中国对外交流地区的扩大,宋人对欧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赵汝适的《诸蕃志》中,还记载了以下两个欧洲国家:“斯加里野国,近芦眉国界,海屿阔一千里。衣服、风俗、语音与芦眉同。本国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远望则朝烟暮火,近观火势烈甚。国人相与扛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抛掷穴中,须臾爆出,碎如浮石。每五年一次,火从石出,流转至海边复回,所过林木皆不燃烧,遇石则焚如灰。”[13] (卷上,P261)
    按,斯加里野国即西西里岛(Sicily),意大利语拼作Sicilia,斯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