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
黑水靺鞨与渤海关系考
最新热门    
 
英藏黑水城文献和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的版本学价值

时间:2009-7-24 13:46:57  来源:不详
难进行考察。
    2004年4月,为编纂出版《英藏黑水城文献》,我们在大英图书馆逐一记录文献的原始数据,鉴别文献的版本状况,等等。我们事先拟订了著录的义项,包括原始编号和现编号(原始编号对于分析文献的组群伴生关系十分重要,将来应当编制各个出土地点的文献索引)、原装帧形式(包括单页、卷轴装、经摺装、梵夹装、蝴蝶装、粘叶装、残片)、尺寸(纸高、宽,纸幅,卷心或版心)、纸质(事先估计可能出现多种纸质,但实际调查结果只是各种不同样式的麻纸,差异主要表现在厚薄色泽净污等)、纸色、墨色、写刻形式(写本、刻本、活字本、绘画等)、批注印章等等。总共40个左右的预选项。
    我们注意到,斯坦因获取文献以后,首先对于大多数文献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编号。此后,大英博物馆在夹存到玻璃板中去的时候,又做了新的编号。经过仔细的考察,这不是按照从麻袋中取出顺序的随机编号,不是简单的财产登录。工作者仔细辨认了相互接近的材质,而材质等形式上的特性,也常常是同一或者同类文献的外在形式。比如,某一玻璃板中常常夹存同一内容、同一形式的残片,写本、刻印本、活字本被分别归属,而它们却常常是从不同的发掘地获得。我们十分惊讶他们对于活字本的鉴别能力,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活字本,早在夹存入玻璃板以前,已经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合理的归类。
    我们不仅发现大量活字印本,而且不少是极为罕见的泥活字印本。在中国古籍刊刻史上,活字印本最早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然而最早的实物,却是近年发现的拜寺口方塔(始建于1075年)出土的西夏文文献《吉祥遍至口和本续》9册。而泥活字印本却极其少见,如果不是亲见实物,是很难鉴别的。
    泥活字本,因为泥土不能湮水,而且强度太低,实质上都是经过烧制,“火烧令坚”应当是“陶活字本”。由于是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也就可以称呼为“泥活字本”。英藏文献中的泥活字本,其基本特征是:除了木活字的一般情况(字体肥瘦正欹、字列歪扭不齐、字间互不参插、版面四角开口、绝无断版等等)外,几乎每个字都磨损了方角,而仅剩圆形的字核。这是因为多次的重新排列组合,使得字角磕碰;还有是因为刷墨时、刷印时鬃刷的压力和摩擦,也会使得边角首先磨损。相对来说,木活字相对坚韧而有弹性,不怕磕碰,耐受压力,就不太会有单个字体边角塌陷的情况。
    按照《梦溪笔谈》的叙述,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泥活字,“用胶泥刻字”,尚未有说用模印方法大量生产单个字体的说法,而且肯定说明了重复使用的情况:“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用迄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此或为沈括初知或者初见泥活字制作使用的情况。
    虽然《梦溪笔谈》叙述十分明确,泥活字在印刷完成以后是立刻回收重排循环使用的,但是后来的发展是否就是如此呢?是否已经采用了模印制作的方法大量烧制而不需要循环使用了呢?
    绍熙四年(1193)周必大给友人信中说:“近用沈存中(括)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所说工艺是否还是150 年前沈括记录的毕升的方法,就有些值得怀疑了。问题在于“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如何理解。《笔谈》所说的铁板,在这里改换成了铜板。如果作为垫底的,或者齐头找平的用处,显然铜板在坚固刚性上比不过铁板,在比重分量上却要重于铁板,好像没有必要进行这样吃力不讨好的改革;“移换”尚可以解释为“更互用之”,但是“摩印”似乎不能简单解释为刷印。“摩印”应解释为“模印”,而铜板则应是作为字模的铜板,就像现代铅字印刷的铜质字模。“摩印”就是用粘土在铜板字模上模压出泥活字来。根据现有印本来判断泥活字是否模印,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印本文字笔画交叉处刀锋冲过的痕迹,或者其他明显的直接的雕刻痕迹,比如英藏文献中更多的是金石铸造的意味,就很有可能是模制的;武威市博物馆孙寿龄先生的试验是用刀雕刻的,笔画交叉处刀痕十分明显。这在西夏泥活字本中并不明显。
    至少到清道光咸丰年间,安徽泾县人翟金生印制《翟氏宗谱》(1857)等书籍时,已经使用了“泥活字模”,“仿效北宋毕升造泥活字的方法,分五种规格造出十万字泥活字”(注:国家文物局、中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