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剃发·蓄发·剪发——清
产品开发·售后服务——
最新热门    
 
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下)

时间:2009-7-24 13:46:59  来源:不详
层、各个政治派别的歧异和对立。然而无论如何,辛亥革命后人们毕竟获得了剪辫的自由,短发逐渐普及。在清末曾因辫子吃过苦头的鲁迅说,他之所以爱护共和制的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是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注: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55页。)。这句话本身除了对于剪辫的欢迎之外,也暗含着文化与政治上的意味。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人们的观念和观点也会发生变革”(注: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二期上发表的书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0页。)。辛亥革命的确使封建伦理道德及其派生出来的许多习俗、理念受到冲击,传统价值观念进一步动摇,与民主共和制度相适应的新习尚得以更快传播。但这种社会意识领域内的变化是不均衡的,受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宗法结构、民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种种的差异性在剪辫运动中都得到了深刻反映。
    “发辫之所由来,由于满洲之入中原”,“发辫之消除,亦与满洲而俱尽”(注:《论辫发原由》,原载《黄帝魂》,《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748页。)。如同清王朝的覆灭不是导致新王朝的建立,而是中华民国的诞生一样,发辫的肃清也不是重新束发于顶,而是短发的普及。辫发作为一种传统的象征,一种文化记忆和一种政治符号,已然随着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加强,渐渐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剪辫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所具有的新时代的革命意义,成为中西两种文化的撞击和融合在身体领域的反映。剪辫运动同辛亥革命一样,受到世界变革潮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结语

    从清王朝前后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辫发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发式风俗问题,而且是涉及到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的大问题。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就清初剃发的历史曾说:“为头发而损失古今几十百万个汉人生命,实不能不算为世界之怪现象。”(注:[日]桑原骘藏:《中国辫发史》,苏乾英译,《东方杂志》1934年2月31卷3号。) 而这一所谓“怪现象”正说明发式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是满族统治者为确立自己统治权威的一种表现。清王朝一直奉行剃发政策,视百姓剃发为顺从其统治的象征,这就使得辫发与其后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政治事件始终密切相关,成为社会运动、政治斗争和移风易俗的冲突焦点。而辫子本身从“剃”到“蓄”再到“剪”的变化过程,也见证了整个清王朝的兴衰和中国逐渐迈向现代化的历程。如同发式的变化需要渐变的过程一样,这段历史也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一种新发式能否最终取代旧发式,也成了政治斗争能否成功的标志。
    同一时期的人们对辫发的认识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局面,反映出社会心理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而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同样一条辫子也发生了态度上的转变,又体现了相异的文化和习俗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古语云:“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剧烈的社会转变总会引起大多数人的恐惧和排斥,这是心理定势在发生作用。而这种转变能否最终完成,不仅取决于新事物对固有环境的适应程度,更取决于经济、政治等的发展状况和主导文化的开放、包容程度。而习俗和文化一旦确立为传统,就会有极强的传承性,并往往在下一次新旧交替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惯性,尽管也会表现出某种变异性。这些特性在辫发问题上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对历史的回顾,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辫发,属于身体,更属于历史。辫发是关系统治权力、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习尚的大问题,是历史冲突的焦点,更是个人和社会发展轨迹的一份真实记录。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有清一代发式问题所体现的是“权力”对于身体的规训和宰制。从剃发到蓄发、剪发,清朝近三百年的政治史成为一部身体史。民族的风俗、文化理念以及政治权力,使置身其中的人们并没有选择身体姿态的自由,而是必须受限于外在“权力”的摆布。与此同时,选择何种身体姿态,也就成为表达政治态度、文化观念以及社会心态的身体符号。在这种身体文化中,贯穿清朝始终的辫发史,展示的是身体与“权力”之间的互相塑造的历程。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