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最新热门    
 
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考——兼与唐德刚、耿云志先生商榷

时间:2009-7-24 13:47:3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以往中国历史研究常常忽视对转型期历史的研究。其实转型期的历史是历史发展全过程中最富内涵,最值得着眼的重点。研究和编写转型期历史,为史学研究与编写开辟了一条新的宽阔大道。

【摘 要 题】历史理论

【关 键 词】历史研究/历史分期/转型期历史/史学新路

【正 文】
历来研究中国历史大抵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大块。研究通史主要着眼于历史发展线索和分期分阶段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研究断代史也多用力于本朝的兴衰治乱,但对于统治权更替或社会巨变等转型期的历史则注意较少,其实转型期的历史是历史发展全过程中最富内容,最值得着眼的重点。

什么是转型期?这是近年来在讨论转型期历史时,为较多人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曾有各种大同小异的说,这里仅举二例:一位是美籍华人学者德刚教授,他在论述中国近代前期70年转型期历史的专著——《晚七十年》一书中,曾有所界定。他认为,“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既是“瓶颈”,那么在历史潮流夹泥带水顺流而下时,必然会发生淤塞现象,历史本身就要求冲破淤塞而发展。唐教授解释这种冲出“瓶颈”的程序是,“在哲学上叫做‘突破’,在史学和社会学上则叫‘转型’——由某种社会模式转入另一种社会模式,以图继续发展”,并将转型限定于政治社会的转型。另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耿云志研究员,他在《史学月刊》主办的“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笔谈”上,曾经作过如下的界定:“所谓转型,无非是指由农业社会转入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由以乡村为主体的社会转入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由以家族与宗族为基本结构的社会,转入现代的以个人及由个人的种种组合职业的、团体的、社区的等等)为基本结构的社会;由封建专制的社会转入现代的民主社会;如此等等。”

对于这两位学者的说法,我认为尚需对转型期的限度作进一步的探讨。唐先生曾说:“政治社会的转型,是一转百转的——各项相关事务和制度的转型,例如日常家庭生活、婚丧制度、财产制度……都是激烈的,痛苦的。转变程序要历时数百年才能回复安定。”唐先生把中国政治社会制度的第一次转型定在始皇的“废封建,立郡县,废井田,开阡陌”的大举动上,而这种从封建制转到郡县制的转型模式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在西方文挑战下,我们的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而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被唐先生名之曰“历史三峡”,于是他接着说,“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如果历史出了偏差,政治军事走火入魔,则这条‘历史三峡’还会无限期地延长下去”。耿云志先生在他的笔谈中也认为:“要实现这种转变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并认为中国近代转型期“已走过160多年历程”。
我反复思考了两位先生的论述后,不由得产生一些疑问。是否只有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才是转型?转型期是否有一定的时间段落?是否历史总是一个转型接着另一个转型地延续着?如果按唐先生的说法,中国几千年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