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最新热门    
 
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考——兼与唐德刚、耿云志先生商榷

时间:2009-7-24 13:47:31  来源:不详
历史仅只有两次转型,是不是太大而化之了?而转型期的延续动辄千百年,岂不又太长了些?如此说来,一部中国历史岂不成为一个转型接续另一个转型的转型史了吗?如果按耿先生的说法,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已经“走过160多年的历程”,那么1949年那次社会制度天翻地覆的转变,算不算转型?由此,我对转型问题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以为,所谓转型期的含义,不仅只是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转换所发生的各种历史性变化,即使是同一社会形态下的政权转移,即朝代与朝代间的更替,也应是一种转型。如在唐先生所举的两次大转型期的二千多年间的间的300年,亦应是经历了一个转型期。这300年间有4个朝代交错更替,整个社会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民情,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有辽、北宋、西夏的三足鼎立,后有金、南宋、西夏的依次对峙,这两个大三角所发生的不停转型,其产生的变化,正如唐先生所说那样,是激烈而痛苦的历程,终于以元的统一而冲破了这个“历史的三峡”,走向一种正常运行的历史轨道。难道说这300年不是转型史吗?至于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那次大转型所显示的各方面变化,更为突出。我在“专论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期的某些变化”[1] 一文中曾有所论及,这里不再赘述。我以为,只要有许多方面发生值得注视的明显变化或突变,甚至巨变,那就应视其为转型。这样,转型期历史的研究自然有其重要意义。

对于转型期是否有段落,我赞成唐先生的“瓶颈”说法,就是从淤积阻塞到被冲破顺流而下这一过程就是转型期,而不同意一个转型接连下一个转型地连续不断。唐先生在这方面的论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处,他提出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出现了“第一次大转型”,一直到鸦片战争才被迫做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这样一来,这个转型期岂不长达两千余年。但在同一页中他又说:第一次大转型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汉武帝与昭帝之间,才大致安定下来,“前后转了二三百年之久”,似乎转型又是有期限的。他对第二次转型,也设置了一定的期限,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福的了”,意思是“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但是唐先生的《晚清七十年》一书,专门写的是转型史,写到辛亥革命就戛然而止,显然又把辛亥革命视作另一转型的开端。辛亥革命结束二千多年封建专制体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局面,的确有其转型的价值,如此看来,转型期似乎应有段落。因此,耿先生的“160多年的历程”,是否在1949年亦可增划为另一转型期?

如果转型期历史脱离了通史和断代史的传统轨道,那么应该怎样写这段历史呢?转型期的历史往往比较纷杂,有的还是长期遭到漠视的。如10世纪至13世纪的中国,是辽、宋、西夏、金4个政权纵横交错,并不停地转,而且一转百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风情,无不发生变化,真是头绪杂乱,色彩缤纷,一般史家也多以其有难度而不愿过多地涉及,特别是对西夏史事,更少论述。然而,近读一位史学圈外的工程师张贵祥先生以10年之功,把这300年的转型史理得清清楚楚,写成近百万字的《大三国演记》[2]。作者的写法是以编年为经,以记事本末为纬,以事系人,传其生平,构成一幅立体的历史图卷,于事于人,各有论赞,并多有新见,令人一读即能把握这300年转型历史的全貌。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虽有些问题,尚可商榷,但他以转型史的眼光,俯瞰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70年的近代历史,沿着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八国联军,一直到辛亥革命等诸重大事件为脉络,论述了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巨变,并把这种种巨变放到转型期历史的视野下来审视,就比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按几个高潮来论述,显得更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挖掘得更深入些,开拓得更广阔些。另外,也有人有意无意地在转型期历史中选择某一专门领域的转型变化,来进行微观的研究和著述。如对明清间转型期中的文人结社问题的研究与编写,早的如史学家谢国桢先生所著《明清之际党社考》,把文人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