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

时间:2009-7-24 13:47:37  来源:不详
“和平统一”。 没有所谓“仁”伐“不仁”的一次次战争,就没有古代中国的一个个“太平盛世”,就 没有古代中国的“大一统”的疆域版图,就没有古代中国“多元一体”的中华各民族的 大融合。自乱至治,自分裂至统一,“改朝换代”是战争,如秦汉、隋唐、元明清的“ 四海归一”;“开疆辟土”是战争,如秦始皇的收岭南、汉武帝的收西域、清圣祖的收 台湾。古代中国的“大一统”,“武力统一”具普遍性,非“常态”的“和平统一”的 “常态”是大军压境的“城下之盟”,如三国的西蜀后主的“乐不思蜀”和五代的南唐 后主的“胡不归”。在所谓“仁”伐“不仁”的战争中,谁的军事实力占绝对优势,谁 就是“王”,谁就是“仁者无敌”。

  第三,古代中国“大一统”的“行政管理”是“双轨制”,而不是“单轨制”。自“ 王朝国家”至“民族国家”的近四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的五个大统一时期,除夏商周的“ 王”为“诸侯共主”,是“分封制”的弱势的“国家统一”,秦汉、西晋、隋唐、元明 清都是君主专权制和中央集权制的强势的“大一统”。由于中华大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 ,由于多元一体的中华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央政府对各 地区、各民族的行政管理不得不“因俗而治”,自近至远,多种制度并立。所谓的“中 心区”是直接统治,即自秦汉的郡县制至元明清的行省制,政策基本不变;所谓的“边 缘区”是间接统治,如隋唐的羁縻制,元明清的土司制,以军事控制为主的都护府制和 将军府制,政策呈“多样性”。在维护中华“正统”和“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中央政 府“授权”所谓的“特别行政区”或地方自治或民族自治(包括西藏地区“政教合一” 的“高度自治”),“土官治土民”,免赋税徭役,尊重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 展的“原生态”,“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

      四

  涉及古代中国的“国家统一”问题,有一个基本概念必须厘清,即古代中国的“大一 统”是“天下观”,而不是“世界观”。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古代中国,无论是统一为一个国家,还是分裂为几个国家, 无论是汉族作为统治民族,还是少数民族作为统治民族,所谓的“国家”都不是现代意 义上的民族国家或曰主权国家,都不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主体。在传统文化中,政治 家和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就是文明的元点和惟一的文 明社会“中国”并御四方或纳贡称臣或自荒自弃的夷、戎、蛮、狄。古代中国的“王朝 国家”,其“天下观”是矛盾的、封闭的。呈强势时,“中国”就是“天下”,疆域无 限;呈弱势时“中国”版图则仅仅容“华夏—汉族文明”和“农业区”,就是“中原王 朝”。而且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放眼的“天下”大都是孤立的“惟我独尊”的 “单极世界”,没有各国、各地区和各种文明“互动”的意识,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世 界体系”的意识。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最初为天子的都城或王畿之意。《诗经·大雅·民 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春秋战国以后,地理 意义上的“中国”就逐步演变为“华夏—汉文明”的代名词。秦汉、隋唐、元明清历朝 历代均循此一“道统”为,“正统”。明朝时,中西交通,来华的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 始称封建社会的明朝为“中国”,已经渐无尊崇之意;清朝晚期,在世界资本主义工业 文明的大潮冲击下而日益边缘化的清王朝亦自谓“中国”(即“中央帝国”,CentralEmpire),不过是聊以“自慰”。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辖土有了明晰的边 境线,其简称“中国”,才第一次演变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和国家法主体的民族 国家或主权国家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大一统”的内驱力并不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觉醒、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 9.3-38.
  [2]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3-76.
  [3]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94.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