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金熙宗心理变态原因初探

时间:2009-7-24 13:48:37  来源:不详
金熙宗在位末期,“屡杀宗室”,[1]“屡杀大臣”,[2]“迭兴大狱”,[3] 皇统九年仅一个月之内,就“杀皇后裴满氏”、“德妃乌古论氏及夹古氏、张氏”与妃裴满氏等一后四妃,[4] 显得异常残酷。可是就在三年前的皇统六年,熙宗曾“如春水。帝从禽,导骑误入大泽中,帝马陷,因步出,亦不罪导者”,[5] 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品格。由此来看,金熙宗晚年嗜杀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虐政”,[6] 当是出现了心理变态,《金史》卷132《逆臣传》称“熙宗晚年喜怒不常”,也是心理变态的反映。对于造成金熙宗心理变态的原因,《金史》也有分析,如卷63《熙宗悼平皇后传》:“济安薨后,数年继嗣不立,后颇掣制熙宗。熙宗内不能平,因无聊,纵酒酗怒,手刃杀人”;卷132《秉德传》:“悼后干政,而继嗣未立,帝无聊不平”。认为造成熙宗心理变态的原因是长期的心理压抑是对的,但是把心理压抑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悼后干政与无子却失之片面。本文试分析造成熙宗心理压抑的多重原因,以期对熙宗末年的心理变态有较深入的认识。
 一、远大的政治理想与缺乏实权的现实
熙宗年轻时“尝受读于韩昉”,[7] 接受的是正统儒学教育。作为熙宗养父的宗干,在太宗朝是重要辅政者,太宗朝所进行的汉化改革多出于宗干的谋划。[8] 熙宗生父宗峻“在诸子中最嫡”,[9] 被留于金的人洪皓在谈到金初皇位继承之争时提到当时女真大贵族宗翰等人“以今主为嫡”,[10] 也都承认熙宗的嫡长孙身份。作为自幼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曾“中进士第一”[11] 的韩昉,自然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韩昉虽然不能预见到熙宗会成为未来的君主,但他必然会意识到,以熙宗的出身及家庭背景,他将会成为金朝政坛中很有影响的人物,所以,他对熙宗的教育内容自然会包括儒家政治思想的教育。而且,据《金史》卷4《熙宗本纪》,熙宗生于天辅三年(1119),至天会十年(1132)就已被确立为储君,当时只有十三岁。虽然我们无考知熙宗“受读于韩昉”的年龄段,但从史书评价熙宗“宛然一汉家少年子”[12] 来看,其汉化程度相当深,仅仅于十三岁以前接受过儒家的教育显然不足以达到如此程度,也就是说,在被立为储君之后,熙宗仍有一段时间“受读于韩昉”,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韩昉是在培养未来的君主,当然要用儒家的政治理想来教育熙宗了。
《金史》卷79《宇文虚中传》:“朝廷方议礼制度,颇爱虚中有才艺,加以官爵,虚中即受之,与韩昉辈俱掌词命”,曾出使金朝的王绘在《绍兴甲寅通和录》中引用金朝人李聿兴的说法:“自古享国之盛,无如室,本朝目今制度,并依唐制,衣服官制之类,皆是宇文相公(宇文虚中)共蔡太学(蔡靖)并本朝十数人相与评议”,[13] 显然韩昉是作为金朝汉官制奠基人的“十数人”之一,而且与宇文虚中一样,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聿兴谈话的时间是绍兴甲寅年(1134),韩昉参与制定金朝的典章制度当在此前。熙宗于1132年已被立为储君,且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仍师从韩昉,可见,韩昉培养熙宗的后期,也正是他积极投身于金初的汉官制改革的时期,他本人的政治实践不可能与其教育内容背道而驰。所以,韩昉在天会年间对熙宗的教育内容与韩昉当时的从政思想相同,都出自对盛唐的借鉴与学习。
熙宗生父宗峻死于天会二年(1124),[14] 按中国人计年龄用虚岁的算法,熙宗才六岁,而韩昉“五岁丧父”,[15] 韩昉与熙宗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师生间当更容易产生共鸣。熙宗即位的第三年即“命韩昉、耶律绍文等编修国史”,[16] 皇统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