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金熙宗心理变态原因初探

时间:2009-7-24 13:48:37  来源:不详
子而悖其母,率是而行,将焉用之?吾割爱而杀之,乌古乃不知也,汝辈宁杀我乎?’众乃罢去”。从此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依女真人旧俗,妇女干政原是正常现象,裴满后的干政似乎有其历史渊源。《三朝北盟会编》卷166引《金虏节要》称阿骨打“与臣下杂坐于炕,伪妃后躬侍饮食”,说明在女真旧俗中,后妃与臣下之间也不是绝对不可以见面的,参之前引威顺皇后之事,说明皇后与臣下或族人有接触是正常现象。皇统九年“熙宗使小底大兴国赐亮生日,悼后亦附赐礼物”,完颜亮小熙宗三岁,与熙宗为异父异母兄弟,可算是裴满后的小叔子。给小叔子送生日贺礼,这从女真传统来看本是非常正常的事,但从汉族传统来看却非同一般。熙宗为此大怒,“杖兴国百,追其赐物”,[50] 显然他与裴满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丧子以及与裴满后感情破裂,使熙宗的家庭生活变得毫无乐趣可言,熙宗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安慰,这极大地加重了熙宗长期以来的心理压抑。
熙宗与裴满后最初失和是在什么时候《金史》没有记载。但卷80《熙宗二子传》载贤妃所生的道济在皇统三年被熙宗任命为中京留守,加封魏王,并命直学士阿懒与张玄素辅导他。洪皓《松漠纪闻》载皇统三年所颁行的法律中有很奇怪的一条,“殴妻至死,非用器刃者,不加刑”。由此推断,熙宗与裴满后失和当在皇统三年。皇统元年宗干去世以后熙宗已开始酗酒,表现出抑郁造成的颓废,此后家庭生活中也失去了安慰,这显然加速了熙宗的精神崩溃。
五、宇文虚中之死形成强烈刺激
 对熙宗形成强烈刺激致使其精神失常的事件当是皇统六年宇文虚中之死。
宇文虚中早在天会中就“与韩昉辈俱掌词命”,与金熙宗的老师交往甚密。宗干去世后,其子完颜充曾求宇文虚中代作墓志铭,[51] 可见宇文虚中与熙宗的养父宗干一家关系也相当密切。在宗干、熙宗推行的汉制改革中,宇文虚中积极出谋划策。皇统四年,宇文虚中升任翰林学士承旨,加特进,官至一品,显然很受熙宗的赏识。宇文虚中还有一点最能引起熙宗的共鸣,“凡见女真人辄以矿卤目之”。[52] 这与熙宗视宗室大臣为“无知夷狄”、“鄙宗室大臣若异类”如出一辙。也正是因此,“贵人达官往往积不能平”,[53] 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宇文虚中。结合宇文虚中与熙宗的关系来看,真正欲置宇文虚中于死地的人不会是熙宗。
就在宇文虚中被杀的前两个月,太宗之子宗固升任太保、右丞相兼中书令,成为朝中实权人物。宗固是宗磐的亲兄弟,在挞懒等人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之后,宗固虽然未牵涉在谋反案内,但还是有人提出应该取消他王族的身份,[54] 由此看来,他虽不是宗磐或挞懒的小集团的核心成员,但也与他们持相同政见,即属于反对汉化改革者。宗固升任右丞相兼中书令,表明保守派在朝中势力的相对上升。针对迫害他的人将其藏书作为谋反证据的荒唐说法,宇文虚中反讥道:“死自吾分。至于图籍,南来士大夫家家有之,高士谈图书尤多于我家,岂亦反耶”,“有司承顺风旨并杀士谈”,[55] 竟然因为汉文藏书而杀人,显然这不是普通的个人恩怨问题,而是对以汉文藏书为代表的汉文化持何态度的问题。应该说,宇文虚中是死于反对汉化改革的保守派之手。
熙宗未能保护宇文虚中,此事必定对熙宗形成极大的刺激。熙宗精神失常的最早记录在皇统七年四月,即宇文虚中死后十个月。“左副点检蒲察阿虎特子尚主,进礼物,赐宴便殿。熙宗被酒,酌酒赐元,元不能饮,上怒,仗剑逼之,元逃去。命左丞宗宪召元,宗宪与元俱去,上益怒,是时户部尚书宗礼在侧,使之跪,手杀之”。[56] 同年十二月,“参知政事韩昉罢”,[57] 熙宗尊敬的老师也不在朝中了,此后,在长期心理压抑下,熙宗最终形成心理变态,时常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熙宗晚年的许多事都发生在其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是不能以常理来衡量的。


 
[1] 《金史》卷132《秉德传》。
[2] 《金史》卷69《宗敏传》。
[3] 《金史》卷129《酷吏传》。
[4] 《金史》卷4《熙宗本纪》。
[5] 《金史》卷4《熙宗本纪》。
[6] 《金史》卷18《哀宗本纪》“赞”。
[7] 《靖康稗史·呻吟语》。
[8] 参见张博泉《金史论稿》(第二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54-60页。
[9] 《金史》卷19《世纪补》。
[10] 《松漠纪闻》。
[11] 《金史》卷125《韩昉传》。
[12] 《三朝北盟会编》卷166引《金虏节要》。
[13] 《三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