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太宗是不是胡人?
最新热门    
 
辽太宗引进佛教白衣观音像

时间:2009-7-24 13:48:43  来源:不详
辽以释废,金因儒亡。人的总结虽然偏颇,但也的确不无道理。关于教在辽代的发展,耶律德光的作用早已引起学者的注意。刘浦江指出:“菩萨堂的建立是辽朝佛教政策发生转折的一个标志……从此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开始为契丹族所接受,并渐渐在契丹社会中流行开来。”[1]辽代的“拜山仪”即于木叶山祭天神地祇仪,为最高宗教仪式,自太宗将白衣观音像迁于木叶山庙,尊为家神后,便增加“诣菩萨堂仪”一节,然后拜山,观音之礼已高于天神地祇礼。[2]抛开作者对佛教传播情况及诸神地位理解上存在的差别外,两文对白衣观音在辽代宗教发展中作用的把握是十分准确的。对辽太宗耶律德光引进白衣观音的有关问题,李澄探讨了白衣观音被引进后在契丹宗教中的神灵属性,认为其仍然是佛教之神。因其代表着燕云十六州归入契丹的开始,而倍受耶律德光重视,得以列位木叶山。[3]本人对此有不同看,并愿就耶律德光引进白衣观音的有关问题做一系统的梳理。
一、辽太宗引进佛教白衣观音像的历史背景
首先,契丹民众广泛信仰多神共存的萨满教是白衣观音得以引进的深远的宗教背景。
辽建国以前直至建国初期,契丹民众广泛信仰的宗教是萨满教。这在史学界已有定论。它是一种以氏族为本位的自然宗教,发轫并繁荣于母系氏族社会,至原始社会后期,观念日趋成熟,仪式日臻完备。进入阶级社会后,其形态也发生了某些变异,但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核却大多被保持着,其遗迹至今犹存,其影响至今犹在。萨满教信仰多神,是基于万物有灵论基础上的一种自然宗教形态,在所有的宗教中萨满教是神灵最多,而且是神的分工最细的宗教,堪称万神殿。萨满教信仰的神有几十种,包括自然物象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等等,而且诸神之间是互不依存,各有分工,彼此平等的。正是因为萨满教属于自然宗教并存在以上特点,使得人为宗教——佛教在契丹社会的传播存在着相对广阔的空间,其传播的阻力因而相对较小。
其次,佛教在契丹社会已经流传是佛教观音像得以引进的直接的宗教前提。
一般认为,辽代佛教的流传是契丹建国以后的事。实际上,契丹民族受回鹘和朝影响较深,在辽建国前佛教就已经开始传播。尤其是辽承唐制,是大家熟悉的历史现象。在继承了唐朝诸多文化措施的同时,契丹族不可能对唐朝的宗教熟视无睹。不论从什么渠道,早在耶律阿保机即皇帝位之前,他就与佛教有过接触,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身体力行的推广于契丹社会。902年,他尚在大迭烈府夷离堇任时,在伐河东代北、获生口九万五千之后,创建开教寺。这是见于记载的契丹活动区域内首座佛教寺庙。开教寺建立之后,阿保机在龙化州又建立了大广寺、上京西楼建天雄寺。909年攻袭刘守光之后,在龙化州大广寺建碑纪功德。913年“以兵讨两冶,以所获僧崇文等五十人归西楼,建天雄寺以居之,以示天助雄武。”[4]这些寺院的建立说了建国前佛教在契丹本土的流布、传播情况。而且,几年之中佛寺的发展速度也是辽太祖此前对佛教已有相当了解的证明。
建国后,佛教在太祖三教论衡政策指导下发展更为迅速。神册初,“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重点符号为笔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