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光绪初年俄商偷运砖茶倾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
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以历史眼光剖析墓葬,藉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从灵井遗址看中原地区新
最新热门    
 
大陆地区现存明清档案的分布及其史料价值

时间:2009-7-24 13:50:09  来源:不详
国家档案馆内。

四川省档案馆现保存有清代地方衙门的档案较多,包括有川滇边务大臣、川东道、建昌道和重庆府,以及重庆府辖属的巴县衙门公务文书,其中又以巴县的档案较为完整,内容相当丰富,共有十一万多卷,起自乾隆二十年(公元1753年),以迄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在这一部份档案里,既有历任知县及其佐贰官在县政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又有从省、道、府等上级机关发来的的谕示和批覆,亦有同级县官发来的咨文、照会等来往文书。更珍贵的是,有较大量本县衙门内吏、户、礼、兵、刑、工等房书吏为执行公务,诸如为补充吏员,请求扩建办公用房以妥善保存档案文卷,为筹备祭祀仪式以及监狱事务等向知县的请示呈禀。衙门内皂、壮、快等三班衙役,亦有为划分各班之间的职任范围,诸如查娼禁赌、缉盗捕窃、城乡巡逻、押解人犯、传送文件等的请示禀文,以至对具体案件的查办经过和结案报告,知县的批示。对于六房三班之间的职任重迭和纠纷,亦在档案中有所反映。在巴县档案中,亦夹有若干民间的投诉申述的状纸、法律审判文书、被补人犯的供词、狱政管理,等等。甚至还存有知县委派某人为城区“正头”的批文,原来官府利用某些乞丐头目以作为耳目,用为治安的助手,给予一定的乞讨方便,此事虽然历代均有传闻,今在巴县档案的记载中,才确凿地得以证实。由此可见,巴县档案是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清代县一级政权机关的职任丞、内部架构及其运行状况的。特别由于这部份档案的时间跨度,是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达150余年之久,此时正是清代从全盛转入衰朽,以至于灭亡的时期,其吏治、民生、赋役调整工商业行规、帮规的改变,社会危机的深重等方面,都密切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在四川内地所引发的影响,诸如省方严饬加强编查保甲,举办团练,严缉“嘓嘓”等帮会,命令协助堵击太平军入川部队,防范义和团入川和慎办教案的指示等等,在档案中均有记载。至于有关举办新政、筹备自治、废科举、办新式初级学堂等方面的文书,更是研究晚清史极好的史料。

在河北省档案馆,保存有清代直隶正定府获鹿县的“赋役编审册”,其期限包括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以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对县内若干社、甲、户人丁事产和应缴纳赋税和应服徭役数量变动的登记。根据清朝的规定,每隔五年,要通过各级政权机关,对全国所有人户,每户人口和财产的状况进行查核,用以作为调整其负担赋役数量的依据,“编审册”就是登载查核的结果,并据以征收的文件,所以是直接关系着国家与每一人户权利义务,亦关系着每一户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亦仅有获鹿县的档案中仍保有这样的册籍,所以它对清代社会经济史,对当时的赋役制度研究,具有着十分宝贵的价值。特别是,在这65年中所进行过的13次编审记录中,还存在着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的重大赋役制度改革,即将男姓人丁按人应缴纳的“丁银”,改为摊派在全县的土地田亩之内。由于此一改革,人多地少甚至无地的户便大大减少了负担,相反,地多人少的户却大大增加了负担。以财产多寡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标准,当然是一种积极的措施。获鹿县清代“赋役编审册”为史学研究提供出具体的升降数据,这是其它档案和图书无法达到的。这一部份档案还为当时各阶层人户间财产占有和社会地位的升沉变动,提供出极珍贵的事例,说明政治地位的高低与经济上的贫富,往往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获鹿县有一名为魏壮的读书人,在他未中进士以前,只有数量不多的土地,但高中進士之後,即迅速成为拥有一千七百餘畝田地的大户,成为一县的豪绅兼大地主。但在他去世之后,经过诸子分家,土地财产又逐渐分散,各房子孙的情况亦各有不同。由是亦说明,清代社会中人户的地位和财产状况,一直是随着科举、入仕和分家继承等,而处在不断的流动变迁之中,魏壮的个案是很典型的。像这样真实、具体、可靠的素材,也只有在档案中才易于取得。

在少数民族地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有大量从唐代开始以迄元明清时期,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清代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反映着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的方式和程度,反映着西藏地区与内地的的经济贸易和文化科学艺术的联系,也反映着西藏地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