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60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印度政治五十年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
最新热门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4:41  来源:不详
[摘 要]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成绩斐然,在资料、观念、研究视角以及西方当代史学理论与方的引入方面都颇具特色。本文分三个时期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成就和特点作了评述。指出.在60年代以前,其研究仍属40年代大陆风格的延续;至70年代中期后,始进入较大发展时期,研究队伍扩大,视野日见开阔,方法上亦一破过去偏重文献考证的路数,趋向于多化;90年代以后,除研究广度有显著推进外,更因政治格局和文化思潮的变动而显示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
  [关键词]香港;台湾;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就其渊源而论,本为大陆现代史学之延伸,只因其所处的特殊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态环境,遂形成了与大陆不同的另一种发展格局。了解并研究这一发展过程和特点,对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推进目前的史学史学科建设。应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港台地区从事史学史研究的不仅人数少,且多为大陆移居当地的学者,如台湾的李宗侗、沈刚伯、赵铁寒、晞、蓝文徵和香港新亚书院的钱穆等。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亦保持着大陆三四十年代以来偏重历史文献学的风格。稍后,才有台湾大学或新亚书院毕业的新军加入其中,如杜维运、王德毅、许冠三、汪荣祖、余英时、逯耀东等。但直至70年代前期,其地从事史学史研究的专业人员依然不多,研究的范围也不广。据统计,台湾出版的《大陆杂志》在1950—1970年的二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3724篇,其中有关史学史的仅26篇,约占0.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期史学史研究的薄弱状况[1](P175—177)。至于外国史学史方面,更鲜有值得称道的研究成果。
  其时,史学史方面稍具系统的仅有李宗侗的《中国史学史》(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和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台北三民书局,1973)等寥寥数种。其中,李著约15万字,分20章对中国史学的演变作了概述,全书框架大致与金毓黻《中国史学史》相近,内容也不出历史编纂学和文献学范围,且强调“史之足重者,尤当在于记载之真实,若能文笔奇伟,记事翔实,两者均兼,斯为上矣。若不能此,宁留翔实而略奇伟”;又谓,司马光之《通鉴考异》“既合于新史学之观点,实足为以后作者之楷范矣。吾于书中专论《通鉴》二章,盖以此矣”[2](<自序>)。可见其书重心之所在。钱著则以中国史学名著的解析为基本线索,对中国史学的源起、史书体裁及其观念的演变等作了讨论,力求从传统学术的整体发展背景中去把握史学的特征,表现出其注重学术传承、讲求通识和经世的治学风格。
  在专题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则有吕谦举的《两晋六朝的史学》(香港《人生》半月刊22卷1期,1961)、逯耀东的《论魏晋史学的转变及其特色:以杂传为范围所作的分析》(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论文,1970)、陈芳的《北宋史学的忠君观念》(台湾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1972)、杜维运的《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