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方豪与中西交通史研究
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民本与民主——中西文明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否可
《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人学史观视阈下的中西大
最新热门    
 
贯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外销画中的大千世界(1)

时间:2009-7-24 13:50:10  来源:不详
2—12年之内。因此,英国纸的水印便成为研究者判断画作年份的其中一种依据。第三类花卉植物画是从第二类演变出来的。它们也画得很逼真,但没有剖面图。这类画观赏性重于学术性,显然是针对非植物专业却对花卉有浓厚兴趣的人士而制的,画工既用洋纸,也用中国宣纸。制作年代估计也是始于1791年左右。展品《番茄》便是画在1794年前的“瓦曼”纸上。这类作品延续至鸦片战争爆发时才被通草纸画取代。

    展览中有50幅描绘广州街头各行各业的绘画,是画在中国宣纸上的(见本书程存洁专题讨论)。这套画的第一手买主(姓名不详)在两张1781—1790年出产的“瓦曼”纸上开列了每幅画的英文名称,(5)故可推断这套画(共100幅)是他在1790年前后买的。论及各行各业画,不能不提到“蒲呱”这个画工。1800年英国人梅森(George Henry Mason)出版了《中国服装》  (Costume of China)一书,内有60幅各行各业点雕画,梅森说是根据蒲呱的原作刻印而成的。因为有此一说,今天一些传世的各行各业画便被认为是蒲呱的作品。其实,若将维院那套画和《中国服装》一书中60幅点雕画仔细比较,极度相似的固然不少,如《凿石》、《补镬》、《补鞋》、《蒸酒》、《西洋景》、《补碗》、《倒屎》、《做袜》、《弹花》、《狗桩碓》、《独脚戏》等。但亦有部分在构图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如《写灯笼》、《舞猴》等。美国赛伦市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藏的一套也是100幅,(6)可惜它们也未能完全吻合《中国服装》中的插图。严格来说,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维院和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所藏的两套广州街头各行各业绘画是蒲呱的作品。   

    茶、丝、瓷是中国三大出口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制造过程,自然成了外销画的热门题材。外销画的生动写实,展览中《制瓷》一套表现得最清楚。1743年乾隆皇帝曾命令绘制《陶冶图说》一套20幅。(7)外销画工是否参考过《陶冶图说》不得而知,但两相比较,外销画中的窑炉、水轮及其他细节均比《陶冶图说》来得更富真实感。此外,《陶冶图说》画到“装桶”这个工序便结束,外销画却包括“水陆运输”、“入货仓”等重要环节,显然是为了满足西方顾客的兴趣。《制茶》一套共12幅,其中4幅在1808年被皇室版画家欧米(Edward Orme)制成版画,(8)故它的绘制年代应早于1808年(见本书周湘专题讨论)。《制丝》一套共16幅,不是单张而是连缀式册页,这种装帧在外销画中较少见。画册应是19世纪下半叶的产物,因为画册上的纸标签和浅蓝色丝带都不见于早期作品,而人物面部的画法,和《制瓷》、《制茶》两套有很大分别。19世纪下半叶,洋商购买的中国丝绸已不算大宗了,但在西方人心目中,“丝”和“中国”有牢不可破的关系,故以制丝为题材的外销画仍然畅销(见本书江滢河专题讨论)。该画册最后一页上,贴有两方纸质小标签,分别有“粵东省城晓珠里英泰”和“吴俊画印”等字样。现代学者据民国年间编纂的《广州城坊志》作出考证,指“晓珠里”即今日的杨巷路北段,在当年“十三行”的北面。(9)估计“英泰”是专做洋人生意的店铺。画工吴俊,生平失考。他的标签不写英文译名“某某呱”而写中文姓名,亦是较特殊的做法。笔者怀疑,不是所有外销画工都以“某某呱”为招牌的,除吴俊外也许还有其他署中文姓名的画工,但以前极少西方人看得懂中文,中文标签便被忽略甚至弃掉了。《制丝》画册于1901年入藏维院,吴俊这标签则是近20年才发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