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2)

时间:2009-7-24 13:50:21  来源:不详
||何干之|“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历史根源”

A|周|晚清||嵇文甫|“对长期封建论的几种诘难和解答”,《食货半月刊》第5卷第5期,1937年3月

A|西周|鸦片战争前|西周至春秋末是古典封建社会,战国以后是特殊亚细亚形态的封建社会,特点是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与封建式的土地占有三位一体|陈伯达|“中国社会停滞状态的基础——封建生产方法在中国展开的特殊亚细亚形态”,《文史》第1卷第4期

A|西周|清末|战国以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秦以后是多种经济因素和社会成分共存的社会,后来他称之为变态的封建社会|傅筑夫|“由经济史考察中国封建制度生成和毁灭的时代问题”,中央大学《社会科学丛刊》第1卷第1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意义及方法”,《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

B|西周|战国|秦统一是商业资本的统一,结束了封建时代;秦以后中国的封建制度进入循环圈,未能达到资本主义阶段|王伯平|“中国古今社会研究之发轫”,《中国社会史论战》第三辑

B|西周|战国|春秋战国以前为封建社会,以后为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虎子|中国商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中国问题之回顾与展望》

B|西周|战国|战国前为封建社会,战国后为佣佃社会|陈嘨江|《西汉社会经济研究》,新生命书局,1936

B|西周|战国||瞿同袓|《中国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1936年

C|尧舜|秦|自汉至清末为君主专制社会,而渐趋破坏;但封建势力仍居支配地位|黎标涛|“中国社会构造之史的观察”,《中国问题之回顾与展望》

|——||||

A|西周|鸦片战争前|战国前为初期封建社会,秦汉后为官僚主义封建社会|王亚南|《中国社会经济史纲》

B|西周|战国|秦以后为商业资本主义社会|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说明:

1、 本表第一空行前为陈氏搜集的材料,我作了补充和修正,次序按类重排;
2、 本表第一空行以后为我补充的材料;
3、 本表第二空行后为两例特殊情况:陶希圣早在20年代末即为战国秦汉至鸦片战争为商业资本主义社会说的提倡者,其说影响很大,成为论战的焦点。虽然陈氏表中已列出他在三十年代初修正了的主张,但他原来的观点仍应列出。王亚南在三十年代初主张中国封建社会战国时代已经崩溃,陈氏已将他的意见列出,但他在其1935年编译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纲》中已改变了观点,认为秦以后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故应单列为一种意见。



表2: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崩溃期各类意见的统计

——|A清以后崩溃|B秦以前崩溃|C秦迄清间在转变过渡中|D秦迄清包含多种社会|合计

补充前统计数| A14 | B15 |C2|D2|合33
补充后统计数| A 24| B 20|C3|D2|合49


表3: 关于秦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性质各种意见及其代表人物

各种意见|代表人

A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郭沫若
|后期封建社会|刘兴唐
|“变相”封建社会|李达
|官僚主义封建社会|王亚南
|封建地主制社会|吕振羽、邓拓
|亚细亚形态的封建社会|陈伯达

B非封建社会
|商业资本主义社会|陶希圣(前)、梅思平
|专制主义社会|王礼锡、胡秋原
|前资本主义社会|李季
|佣佃社会|陈嘨江
|亚细亚社会|魏特夫

C从封建向非封建过渡之社会
||周谷城、戴行轺、

D包含多种社会
|秦汉为奴隶社会,三国至五代为封建社会,五代以后为先资本主义社会|陶希圣(后)
|五胡十六国前为奴隶社会,其后为封建社会|王宜昌


以上统计虽然不是完整无缺,但已能反映大体情形,从中可以看出:一、上述论者虽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崩溃期主张不一,却没有主张中国历史上不存在封建社会的[12] ;二、对西周或先秦为封建社会,多数学者不持异议,因此,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及相关问题的争论,聚焦于对战国秦汉到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社会性质的认识和把握上[13] ;三、关于战国秦汉以后的社会性质的主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是否封建社会之争是主要的。

(三)社会史论战中秦以后是否封建社会之争



主张秦以后非封建社会者,具体观点虽各异,然亦有共同处。他们都认为西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