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南方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从大历史的视野看邓小平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的重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最新热门    
 
城市史的研究——21世纪历史学的重要使命

时间:2009-7-24 13:51:05  来源:不详
  50年代中期在罗马召开了第十次国际历史学会,开始提出促进城市史研究的问题;60年代是德、法等国城市史理论的更新和确立的时期;75年是“欧洲城市建筑保护年”,以此为契机,又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了欧洲城市史研讨会。特别是近年来,欧美各国的城市史研究不仅日益组织化、系统化,而且积极扩大了国家之间的交流,其中也包括与东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学术界的接触。因为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背景下,如果不抓紧时机对城市史进行研究,将来的城市也许会失去自己在历史中所形成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换句话来说,历史上的城市将不复存在。这种危机感可以说是促成历史学界去开拓城市史新领域的直接动力。而这一方面研究的推进,也将为城市的继续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

  但是,城市史的研究又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起步的。以日本为例,从60年代起,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对城市计划、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包括学术、政治、经济等各界人士都逐渐开始对城市史、其中首先是西方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因为西方国家在12、13世纪以后,就逐渐形成了以城市经济和自治制度为特征的国家体制,尤其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产业革命、市民革命等一系列的激烈变动后,市民社会走向成熟,城市文化高度发达,因而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日本比较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在西洋史、特别是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很大的精力。70年代以后,由于研究水平和条件有所改善,加上经济起飞带来的学术景气,很多日本学者开始运用50—60年代的学术成果,展开对城市制度、市民共同体等问题的讨论,并逐渐参与开拓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的工作,东西方的城市史研究也正式开始接近。此外,在如环境保护、考古研究、市政建设、文化继承等现代城市的问题方面,日本和西方的国家一样,也存在着一种危机感,由此也就带来了城市史研究的热潮。

  中日两国是近邻国家,有着比较悠久文化交流史,其中也不乏城市文化的交流。而且在这一方面,中国一直是向外输出城市文明的。但是近百年来,由于封建王朝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日本,更不要说相比于欧美等先进工业国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经济是上去了,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的整体形象的改观还远远未能实现。尤其在大城市中,交通秩序混乱、建筑布局失调、环境污染严重、市民道德观念贫乏、缺少规范行为和文明教养等一目了然。还有随意毁坏古迹、急功近利的城市开发,盲目追求豪华、贪大求洋的风气等,都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作为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特别是市政部门和学术单位的成员,至少应该了解中国城市文化的精华究竟是什么、城市社会的发展规律如何?在保护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才能考虑新的城市建设和旧城市的现代化改造。因为历史的东西一旦被毁坏,就永远不会再次出现,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损失更令人痛心的了。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问题,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此外,如果不及时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市民意识,其中特别是对自己所在环境的历史价值的认识,中国城市面貌的彻底改变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农耕文化向城市文化过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现在许多国家都看好中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到了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这些能量如果释放出来的话,对中国乃至亚洲、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不可以把中国城市的未来只简单想作是修了几条地下铁路、建了几幢大楼的问题,而是要向全世界展示优秀的中华文明,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城市和人民。就好像数百年以前的马可·波罗一样,他所惊异、所崇拜的,不单是几座宫殿或几辆装金镀银的马车,而是规模宏大的城市布局,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和富裕强盛的整个中华帝国。这样的文明不仅是当时的欧洲所没有的,而且也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而自豪。

  以前我国的历史研究把重点放在政治史、农民战争史等方面,很少涉及到比较具体的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