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最新热门    
 
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09-7-24 13:52:34  来源:不详
)。这是沿汴河发展起来的一个“河市”,应是草市的一种,称呼不同而其实则一。苏颂曾说这个河市“官守民居,夹河万家,最为繁庶”(注:《苏魏公文集》卷19,《奏乞差防河将副》。),规模相当可观。南宋一代,许多城市的城外市区发展很快,只不过不以草市为名了。如真州,“郡之市井与漕台皆在城南大江之滨”(注:《攻媿集》卷54,《真州修城记》。)。镇江丹徒县南门外,沿运河至长江一段有九里之遥,“民居商肆,夹渠而列,渠岸狭不盈尺”(注:《嘉定镇江志》卷6,《地理志》。)。诸如福州、抚州、南昌、建康等,都在城外扩展市区,加速城市发展。江西之庐陵(吉州),“城外居民,三倍于城中”(注:光绪《吉安府志》卷6,《建置志》,引宋欧阳守道:《筹安堂记》。)。
由上述可知,州级城市在宋代发展较快,尤其沿海、沿江出现了一批较大城市,这些都与草市息息相关。宋代州军在最多时达351个,其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信阳军在南宋时还不如江浙“州军一草市”(注:王之道:《相山集》卷22,《乞移屯沿边札子》。),岭南一些偏僻州军也很落后,这与当地商品经济落后,草市不发达有关。

五 草市对都城发展的推动作用
 
  草市不仅推动州县城镇的发展壮大,而且对都城也有着巨大贡献,这一点是应当引起人们充分重视的。
  北宋都城东京,又是开封府所在地,五代朱梁以来,迅速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中心。后周时,“工商外至,络绎无穷”(注:《五代会要》卷26,《城郭》。),唐代修筑的汴州城,周长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已显得非常狭小,街道太窄,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周世宗于显德二年(955年)下诏,重修开封罗城,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并对街道宽窄、军营、坟墓、窑灶、草市等进行了规划。就街道而言,有宽50步、30步、25步诸等级,这些较宽的街道两旁,各让出三至五步,允许两边人户“取便种树,掘井,修盖凉棚”(注:《册府元龟》卷14,《帝王部·都邑》。),“起楼阁”(注: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9。)。这一切措施,都意味着以前的坊、市分离制度已被打破,商店可以面街开设,商业区已突破原来汴州城的东市和西市,向全城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另一条道路,即改造旧城,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从五代到北宋,开封城是这种改造城市的典型。
  但是,从唐到宋,开封城市的发展,一直受到草市的推动,这是非常明显的。如唐代的汴州即是一个草市发达的城市,诗人王建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注:《全唐诗》卷299,《汴路即事》。)又有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注:《全唐诗》卷300,《寄汴州令狐相公》。)这些草市沿汴河而设,津渡桥口,热闹非凡。汴河原来从汴州城南穿过,由于交通安全及草市的发展,在扩展汴州城时,就把汴河圈入城内,由此可知,草市此时对汴州城的发展已作出了贡献。
  五代的梁、晋、汉、周四朝,在开封建都,原有的草市已变成城内的市区,可后来新修的罗城,仍然考虑到草市的问题,只是要求草市在新城七里外设置而已,并未因都城城内的发展而忽视草市。
  降及北宋,开封草市并不遵守设在七里外的约束,而是沿城外就近发展,形成新城之外的新市区,与城市连成一体。真宗时,再把城外市区划分成九厢十四坊(注:参考拙著:《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77页。),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北宋末,有“十二市环城”(注:《宋文鉴》卷2,杨侃:《皇畿赋》。)之说,这实际上也是对草市的不同称呼,或者说“高称”而已。总之,从开封城的发展历史来看,草市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草市原在城外,唐汴州城把它扩进城内,而后草市再度在城外发展,周世宗又建新城,把草市又定在城外,北宋则采用坊厢制的办法,在城外草市建立封建统治秩序,统一归开封府管理,成为东京经济的一部分。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开封城市不断发展壮大,至北宋晚期,城周达五十里一百六十步,犹不能把城外市区容纳进去。从商税收入上看,熙宁十年时,岁额高达402379贯137文,元丰八年再创552261贯的新纪录,并定为元祐二年(1087年)以后的新额加以执行。这是当时任何城市税额所无法比拟的。由于草市不断扩大并入市区,使人口增至一百余万,当时其他城市更不能望其项背了。
  北宋灭亡后,宋政府南迁至杭州,称为“行在所”,亦简称行在。杭州在隋时修有一座城,周长三十六里九十步,吴越时又筑罗城周七十里,显然大而空旷,北宋不能完全使用它。南宋时,由于行在的缘故,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遂使杭州人口迅速膨胀,甚至超过东京。南宋政府把大量人口安置在城内空闲地段,而城外草市也随之发展起来。《乾道临安志》卷2《城南北西厢》中有这样的记载:
  绍兴十一年五月七日,郡守俞俟奏请,府城之外,南北相距三十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