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西部与秦的统一

时间:2009-7-24 13:52:40  来源:不详
达,鸦片战争以后要设通商口岸,都在东南,近代工业和商业都起于东南,而内地 及至西部却是很久以后才有了。我们现在要发展经济,不是有一句话叫做“要想富,早修路 ”吗。修路的目的便是改变原来的地理环境。

历史是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活动过程。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如何,便会影响人类自身的活动。从考古学所发现的石器时代的遗址来看,几乎所有的遗址都在大的河流的附近的二级台地上。这种位置,既距水源近,又不被大水冲走。有水的地方,便有草有林,既可以狩猎,又可以捕鱼,还可以采集果实,使自己及子孙繁衍。《圣经•创世记》中说的上帝创造了黑夜、白昼、阳光、空气、水、草木、鸟兽,最后创造了人,建起了伊甸园。如果剥去它的神秘外衣,仍然是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摩西领着以色列人出埃及,也是选择适于生存的地理环境。秦人居于西方,远离东 方六国之争,可以率性发展,等到发展成了气候,到了襄公、穆公时期,已经尾大不掉,东方六国也不能不承认这一既成事实,只能与秦国交往。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也是从地理位置 考察的,以为把刘邦放在那个地方,在关中封上章邯、董翳、司马欣各为一王,居于关中,以卫三辅,刘邦 便出不了汉中。但是,另一方面,刘邦在汉中利用了对外消息闭塞的有利条件,发展自己, 结果暗渡陈仓,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汉。这不是地理环境的优势吗?所以说,一方面,地理环境给人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某些限制和束缚;另一方面,人在这个空间中,可以充分利用这 个空间的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进行发展,然后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创造自己的辉煌。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人是有意志的,为了不断追求新的 生活,人在空间生活的同时,几乎是在不停息地思考着、实践着改变恶劣的空间,或利用空间的有利条件,为自己建立新的生活空间。

司马迁关于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的观点,便是建立在这种思想基础上的。他总结了历史发展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命题。这在2000多年前的时期,不能不说是一个光辉、睿智、深邃、富有哲理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既有他对历史的总结,也有他作为史学家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他的思考,当然不是坐在现在位于西安市未央区的汉都长安的天禄阁或石渠阁中想出来的。他既利用了天禄、石渠的藏书,同时也经过了自己的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他获取了更多的、更丰富、更生动的资料和实物。 

为了写《史记》,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跟着皇帝走,或者自己走,足迹遍神州。这一点,他在《太史公自序》《五帝本纪》《封禅书》《河渠书》《齐太公世家》《魏世家》《孔子世家》《伯夷列传》《孟尝君列传》《魏公子列传》《春申君列传》《屈原贾生列传》 《蒙恬列传》《淮阴侯列传》《樊郦滕灌列传》《龟策列传》等中记录了他适长沙,浮于沅湘,窥九疑,南登庐山,观九江,至于会稽,上姑苏,望五湖,适楚、淮阴,行济漯淮泗, 北涉汶泗,过薛,适丰沛,过梁楚,南略昆明。真所谓足迹半天下,考察故址,访寻耆旧,采择遗闻,收集轶事。他从大自然的洪炉中了解社会,观形胜,览盛衰,实际在论述地理环 境中自有人文的探索。

司马迁考察西部的论述可见《河渠书》《平准书》等。

余南登庐山,……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4]。

其明年(鼎六年,前111年),天子始行郡国,东度河,……行西逾陇,……北出萧关,… …猎新秦中 [5]。 

而这时的江南,据说“江南火耕水 ”。应劭说:“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这便是火耕水 。 生产还比较落后,不像西部已有了水利事业,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龙首渠,以及朔方、酒泉引河灌溉。

司马迁具体考察过的地方及路线,上面所列的《史记》篇目中及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