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归义军时期敦煌的营田及
P.4525(8)《官布籍》
敦煌归义军赋税制的特点
彩图说明──图7  马赫
彩色插图说明──图19 
最新热门    
 
归义军政权税柴征收试探

时间:2009-7-24 13:52:47  来源:不详
>本件文书所说的“柴”应是总称,它包括柽、柽刺、刺、白刺等,所以其主管机构也就称为“柴场司”了,柴的主要用途是薪柴,即用作燃料。在敦煌地区主要用柴来取暖、做饭。

柴除烧火外,还可作为木料使用,如修烽、修水渠、楂口等。

柽,是敦煌地区周围生长的一种柳树,或称为柽柳、河柳。敦煌及其周围地区生长较多,一般有二三米高,或有更高者。其主要也是作为烧柴使用,此外还可作为木料使用,如P.3412背《壬午年(982年)五月十五日渠人转帖》中通知渠人修渠时,需每人带“柽一束”(3);P.5032《甲申年(984年)某月十七日渠人转帖》中也说:“今缘水次逼近,切要修治沙渠口,人各柽一束”。(4)

刺、白刺,也是敦煌地区生长的一种草类植物,分布较广。在敦煌绿洲北部边缘到安西之间的广大盐渍化土壤上,分布有白刺、驼骆刺等,在绿洲西部边缘以西的荒漠地带,分布有泡泡刺等。(5)刺的枝杆大约有指头粗,高约三四尺,分枝较多,且坚硬扎手,其用途主要是烧柴,此外由于枝条繁茂,是用来修渠堵水的绝好材料。如S.6306号《归义军时期破历》(6)中有:“七月六日修大查白刺一车、枝十五束、栓八笙、柽十束、羊皮四张”的记载;P.3412背《壬午年(982)五月十五日渠人转帖》说:“今缘水次逼近,要通底河口”,渠人各带“白刺一束”。P·5032《甲申年(984年)二月廿日渠人转帖》也是因“水次逼近,切要通底河口”,要求渠人堵水时各带“白刺三束”。(7)同卷文书《二月廿九日渠人转帖》也说:“上件渠人,今缘水次逼近,切要修治泻口,人各白刺五束”。(8)同卷文书《九月廿一日渠人转帖》也是要“通底河口”,已上渠人各带“白刺三束” 来修渠堵水。(9)同卷文书《某月十七日渠人转帖》中,也要求渠人各带“白刺一束”,来修渠堵水。此外,北图殷字41号背《大让渠渠人转帖抄》(10)、P.2558《甲戌年二月廿四日渠人转帖》(11)、P.4017《渠人转帖抄》(12)中,通知渠人修渠堵水时,均要带白刺。

白刺除用作燃料、修渠外,还因其枝条繁茂、坚硬、扎手而用来扎篱笆,即将果园、菜园等用白刺扎的篱笆围起来,以防止鸡、猪、驴、羊等和小孩进去踩踏或摘吃。如本卷文书第4—5行曰:“普光寺门 树园白刺拾束”,就是用白刺扎成篱笆来围树园的明证。

本卷文书所载柴场司的支出帐目共71笔,其中柴27笔,柽22笔,柽刺9笔,刺6笔,白刺1笔,不明确6笔。以上柴的支出都是以“束”为单位。关于束的大小,吐鲁番文书《二年(公元761年)蒲昌县界长行小作具收支饲草数请处分状》(13)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我们已在前面税草部分作了辨析,此不赘述。

一束柴的大小也可能和一束草差不多,即三尺左右。

在敦煌交换文书中,柴、刺、柽常常是以“车”为单位的,如P.6002《归义军张氏辰年乾元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牒》21—22行有:“柴两车,折粟肆硕”,25行有:“柽壹车,折麦柒石”。S.5927《戌年沙州某寺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11—12行有:“麦壹硕伍斗,粟壹硕伍斗,买刺柴两车用”。P.2836《唐中和四年(884)正月沙州安国寺上座比丘尼体圆等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70—71行有:“麦肆硕贰斗,买柽一车用”;71—73行有:“麦壹硕肆斗,粟壹硕肆斗,买刺一车用”;89—90行有:“取柽两车,准油叁斗肆胜用”。P.2838《唐光启二年(886年)沙州安国寺上座胜净等诸色入破历算会牒》43—44行有:“麦壹硕、粟叁硕肆斗,买柽壹车用”。P.2049《同光三年(926)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保护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358行有:“油叁斗,梁户入柽两车用”等。(14)

关于柽一车、刺一车的具体数量,以前都不大楚,而S.3728号文书第3件则有明确的记载:“准旧例支太子柽捌车各柒拾柒束,刺两车各伍拾伍束;内院柽捌车各柒拾柒束;北宅柽拾车各柒拾柒束;鼓角楼僧柽叁车各柒拾柒束·······百尺上柽两车各柒拾柒束,刺两车各伍拾伍束”。

由此可知,柽一车为77束,刺一车为55束,这是因柽指柽柳,以木杆为主,体积比刺小,所以一车的装载量也就比刺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