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生态环境影响:解读西北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
《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
自然环境变迁与史前文明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最新热门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技术与秦统一中国——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为基础的新的考察角度

时间:2009-7-24 13:53:05  来源:不详
孙座。”(注: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A].)所谓“智者见于未萌”,秦经过长期的生聚发展,至献公时,其国势已呈显喷薄欲出、凌利无前的姿态,为孝公时大规模的改革准备了条件。所以,对于秦强的原因,应从献公及其以前的时期去追索。从上述分析可知,对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传统的生产关系至上论和英雄史观的观点是可疑的。而且,这种观点也与建国几十年来历史学发展的脉络和中国传统史学的英雄史观颇相吻合。因而,我们需从生产力的角度及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地缘政治诸因素的角度去分析。


    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秦在自然环境、地缘政治诸方面的天然优势
  首先,就地缘政治而言,战国七雄中,秦、齐、楚、燕为侧翼国家,赵、魏、韩为中心国家,侧翼国家比中心国家在发展空间上因而在战略上有着更大的回旋余地。
  其次,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论,四个侧翼国家中,齐之东为大海,除齐而外,燕向北、秦向西、楚向南在自然地理环境上都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在秦发展的早期,秦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而为戎人所包围,不啻为一种灾难。秦与齐相比较,齐处山东半岛,北、东、南三个方向为大海所环绕,西面为晋地。当齐灭掉境内的莱侯夷之后,依仗温暖湿润的气候、平坦的耕地、以及鱼盐之利而迅速崛起为霸主,号令诸侯时,秦犹在与四周的戎人苦苦作战。但是,当秦灭掉诸多的戎人部落,化游牧地为农耕地且国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着极大的纵深发展时,不利条件就变为有利条件了。这也符合历史的辩证法。
  此外,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按海拔高度分为三个阶梯。战国七雄中,除秦以外,其他六国均处在第三阶梯上,而独有秦处在第二阶梯上。在当时的技术条件特别是交通技术条件下,秦攻击六国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势。古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史记》载田肯说高祖:“秦,形胜之国。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注: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A].)秦征服蜀之后,公元前308年,借蜀伐楚,令“司马错派巴蜀众十万,大船舶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注:华阳国志·蜀志[A].)秦人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所赋予他们的便利。
  上文述及四个侧翼大国中,秦、楚、燕在自然地理环境上都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但一个更为强烈的因素将影响它们的命运。战国七雄大致处在北纬25°到北纬40°之间。北纬25°附近及其以南的地区,降雨量充沛,炎热潮湿,河湖众多,植被茂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开发。迟至汉代,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不毛之地。江南的农业发展并赶上北方,那已是时候的事情了。而北纬40°以北,更是气候苦寒的群山、沙漠、高原。所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领土向东西向延伸的国家比领土向南北向延伸的国家,在天然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因而,战国七雄中,秦、楚的发展最有潜力,而秦的优势更大。这也为史实所证实:“由于秦、楚之突出发展,渐渐成为中原诸国的危胁,于是出现了集团的战争。据文献记载,三国击秦者二次,五国击秦者三次。三国伐楚者二次,四国伐楚者一次。”(注:翦伯赞.先秦史[M].)秦并六国的战争,秦楚之间的战争最为漫长惨烈。
  世界历史也证实,由各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地缘政治,对各国影响甚大。以欧洲而言,英、俄为地处侧翼的大国,而法、德、意、波兰为地处中心的国家。就世界范围内而言,俄、美是地处侧翼的大国,尤其美国为地处两洋之间的侧翼大国,它利用它的国力和侧翼的优势影响和控制世界事务。
    三、商鞅变法及其时代背景
  欲言商鞅变法及其时代背景,必须追溯一下秦的发展过程。秦本是戎族中善于牧马的一支,其先世非子因善牧马而得幸周孝王,被封为周附庸,至秦仲因有功于周而被封为大夫,至襄公“始国”。从此,秦以今天的天水——宝鸡一带为中心而沿着渭河流域向东西两线发展,特别是向东发展。在秦的早期,秦处于周王室与西戎之间,即在文化带上处于中原农耕文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