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
关于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
通过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
汉朝经锦可不用提花装置
汉朝关中水利图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
最新热门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
     同书又载:“隗嚣将安定高峻,推兵万人,据高平第一。”
    《后汉书·耿弇列传》记耿弇谓光武帝:“渔阳太守彭宠,公主邑人;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不足虑也。”
    以上史实和我们推算的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西汉边郡的常备兵,一般为每郡万人左右。共计边郡兵24万一25万左右。当然,这仅是以平帝元始二年的人口数量为依据而得出的一个参考系数。考虑到各时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以及战时和平时的边防形势与边防政策不同,边郡征兵量会有所变化。如武帝时,由于对匈奴等的战争,致使“征发烦数”。[13]王莽时,由于边防危机四伏,“徭役烦剧”,[14]其边防征兵额会高些;而宣帝时,由于边防形势缓和,于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以边塞亡寇,减戍卒什二”,[15]其征兵额估计会少些。这里提供的数量仅仅是一个大概测度。




[1]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九《春秋战国不守关塞论》。
[2]《盐铁论·轻重》。
[3]《礼记·月令》。
[4]《战国策·魏策》。
[5]《战国策·韩策》。
[6]《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7]《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列传》。
[8]  关于秦在北方的兵力有三种说:三十万说,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蒙恬列传》、《公孙弘传》;十万说,见《史记·匈奴列传》及《水经·河水注》;五十万说,见《淮南子·人间》,我们为三十万说比较符合事实。
[9] 本文有关边防军的数量,仅限于讨论西、北部的兵力,其他方面的边兵未作涉及。
[10] 详见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11] 汉代家庭一般以一壮男为主要劳动力,《淮南子·主术训》:“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妻子老弱仰而食之。”《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中家属廪名籍的材料也佐证了这一点,见194·20,292·2等,说明汉代家庭一般出一名兵役。
[12]在关中、山东诸郡,我们扣除了三个因素。而在边郡不同:边郡“不给卫士”(《见汉仪注》)。同时,《汉书·贾谊》云:边郡“虽有长爵不得轻复”。所以边郡复除人口极少。在此,我们忽略不计。
[13]《汉书》卷二三《刑法志》。
[14]《汉书》卷二四《食货志》。
[15]《汉书》卷八《宜帝纪》。

 (二)将屯兵数量。将屯兵[1]我们过去谈过一些看法,它或为调集各地现役军人组成,或为招募而来,其不包括发往边郡的戍卒。如《汉书·赵充国传》说:匈奴大发十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宣帝“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赵充国所率四万骑,当不包括缘边九郡的原有兵力,而是为了加强防务,从其他各地再调集四万骑增屯九郡。又如李陵为骑都尉,将勇敢士五千人教射张掖、酒泉,是为招募而来的“荆楚奇侠剑客”。
    西汉将屯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是屯期短。如文帝后六年 (公元前158年)“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匈奴”,月余即罢;[2]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六月罢”。[3]其二是规模不一。如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寇边,杀北地都尉卬。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4]《汉书·李陵传》:“拜李陵为骑都尉,将勇敢士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多到十万,少至五千,规模极不一致。
    但就一般情形而言,西汉将屯兵一般以一个领兵将领率万人左右为一个将屯单位。如赵充国将屯金城,率“吏卒万二百八十一人”;[5]《汉书·冯奉世传》载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以将屯为名,……至陇西分屯三处”;《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所载路博德将屯居延所率吏卒八千四百人。[6]我们以此为依据,从整个西汉将屯情况做综合测度,各时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