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
关于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
通过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
汉朝经锦可不用提花装置
汉朝关中水利图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
最新热门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nbsp;   至于边兵粮食供给有多少要靠雇佣民力转输,史无明文。我们姑且以边兵800万石粮食,有1/4要靠雇佣民力转输,即 200万石,按每车载粮25石计,[5]则需雇佣民车8万辆次。如果按每辆车的平均运程为长安至表是的距离为准,那么,每一辆车的僦费为1.35万钱,8万辆次车载的费用则为:
    1.35万钱×8万(辆次);10.8万万钱
    这个数据相对于《史记·平准书》:“(武帝)兴十万余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十百巨万,府库益虚”的记载而言,尚显得相当保守。
    总而言之,西汉边防军以30万计,其一年养兵费为:口粮 800万石,军官俸禄、衣装和转输费用约22.7亿钱(军官俸禄 4.98亿、衣装6.9亿、转输10.8亿)。平均每人消耗粮食27 石,费用7600钱左右。
东汉的情况较为复杂,由于兵役有征有募,尚有刑徒兵和夷兵。各部分费用开支不尽一致。作为刑徒兵“皆赐弓弩衣粮”,[6]和西汉义务兵役制养兵费用相当。然稍有不同的是,东汉尚增加了更多的募兵费和夷兵的供养费用。[7]因此,东汉边防军虽不及西汉之盛,但其总体养兵费用支出是较之西汉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此,东汉筹边费用动辄“八十亿”甚至“二百四十亿”[8]是不足为奇的。
 




[1]同样的内容并见于《居延汉简释文合校》55·25,133·20,194·200,203·3 ,203·7,203·13,254·11等等,此不赘列。
[2] 《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
[3] 贾谊:《新书·属远》。
[4] 见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5]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6·2:“入粟大石二十五石,车一辆输甲沟候官”;《居延新简》E·P·T7:10:“入粟大石廿五石车一辆居摄三年三月。”说明一车载二十五石。
[6] 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
[7] 关于募兵费:案《后汉书·明帝纪》:“募士卒戌陇右,赐钱人三万。”又永平五年:“发遣边人在内郡者,赐装钱人二万。”估计东汉募兵的募值为每人2万一3万钱左右。至于夷兵的供养费:《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言:“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岁一亿九十余万,西域岁七干四百八十万”;《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永平五年:“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指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同时对乌桓亦“给其衣食”。供给之费甚大。
[8]《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三、边防军的养兵费占国家财政之比重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支柱。我们已经讲过,秦汉时期,军费的筹措,主要来自各种租税和赋敛,尤其是按丁、口征赋。东汉时期除“三十税一”的田租及各种末业税外,按丁、口征赋的项目,通常是算赋、口钱和更赋。[1]
    汉代边防军的养兵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再分配。《续汉书·百官志》:“大司农……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一般来说,士卒的口粮,主要来源于田租的收入。如《汉书·高帝纪》汉元年:“留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后汉书·光武帝纪》也载:“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十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税田租三十税一。”《后汉书·寇恂传》:“收租四百斛,转以给军。”这都是田租支付军粮的例证。而军官俸禄、士卒衣装和粮谷运输之费则多来源于大司农的赋敛分割。如《汉书·食货志》:“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后汉书·西羌传》亦云:“兵连师老,不暂宁息。军旅之费,转运委输,用二百四十余亿钱,府币空竭。”
    那么,秦汉时期边防军的养兵费用在国家赋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呢?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于此,权以西汉的情况为例,试作一个大概的测算。
    如前所述,西汉通常的边兵为30万。则其一年的养兵开支是:粮食800万石,军官俸禄4.98亿钱,士卒衣装6.9亿钱,为解决给养问题的粮谷转输费用10.8亿钱。共计22.7亿钱左右。而这一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