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正家之法”与赵宋的“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历史研究的“语言转向”
最新热门    
 
汉代的“大市”和“狱市”——对陈直《汉书新证》两则论述的商榷

时间:2009-7-24 13:53:46  来源:不详
戳乎大市”。这里的“大市”就不是专指“日昃而市”的市,而是指城里的市肆。战国市印中有“夻”的印文。裘锡圭据王献唐《临淄封泥文字目录》释“夻”为“大”,指出“夻”即“大市”,并推测此市属齐都临淄[5]。这“大市”也是作为城市市场的称呼,而不是指某种开市制度。
最有意思的是陈直先生自己曾收藏过凤翔出土的秦陶井盖三枚,陶盖铭文曰:“大市中四,井器大利,日利千万。”陶盖中部绘有市场图形,市场周围有市墙围绕,呈方形,靠近市墙每边的中部绘一小圆圈,中有一点[6]。凤翔是故秦都雍城[7]所在地,铭文中的“大市”应该就是指雍城的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凤翔发现了故秦雍城的市场遗址,该市场遗址位于雍城后部,面积近三万平方米,四周有土围墙,呈方形,南北宽160米,东西长180米,四面墙中部各有市门一座,市门上有四坡式大建筑,围墙内是封闭的露天市场[8]。正可与井器陶盖相互印证,说明雍城的市是被称为“大市”的。陈直先生的《汉书新证》写成于上世纪的50年代,在该书中他没有提到这些“大市”井盖;看来,他获得和收藏这些陶井盖可能是在《汉书新证》写成之后。他得到了这些陶井盖以后,观点是否有所改变,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点并不重要。因为定陶井盖为秦器本身,实际上已否定了汉初始作“大市”的观点[9]。
刘邦“立大市”在高祖6年,垓下之战的次年。长期战乱使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商业萧条,商贾活动较少,市场可能受到破坏,不能正常合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刘邦故有“立大市”之举。立大市可能是重新建立长安等城市的市场,恢复了原来的“合市”制度,用意似乎是招徕更大范围的老百姓参加贸易,加强物资交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至于“大市”制度比战国时代是否有什么发展,难考其详,但“大市”制度确实延续下来了。
在汉代的史籍中,刘邦“立大市”的记载外,我所看到的关于“大市”的材料还有两条。其一是西汉文帝时代贾谊的《新书·匈奴》:
    夫关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深求也,愿上遣使厚与之和,以不得已,许之大市。使者反,因于要险之所多为凿开,众而延之,关吏卒使足以自守。大每一关,屠沽者、卖饭食者、美臛炙膹者,每物各一二百人,则胡人着于长城下矣。是王将强比之,必攻其王矣。
上述记载在文字上还需要进行一些校勘。不过,《匈奴》篇的主旨很楚,贾谊是想用汉朝的物质文明和物质享受来吸引和分化匈奴人,设立关市就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所以要在关市中集中一批“屠沽者、卖饭食者、美臛炙膹者”作为诱饵。贾谊称这种关市为“大市”,大概是因为关市是要吸引广大地区的各族人民来做生意,其意义和《周礼》的有关记载是相通的。上引姑臧“一日四合”的交易活动中,当然也包括了“大市”。这样看来,“通货羌胡”的关市,也可以称之为“大市”。
其二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别通》:
    人之游也,必欲入都,都多奇观也。入都必欲见市,市多异货也。百家之言,古今行事,其为奇异,非徒都邑大市也。游於都邑者心厌,观於大市者意饱,况游於道艺之际哉?
在这一记载中,前面说“都”中之“市”,后面说“大市”;“大市”就是前面说的“都”中之“市”。而且,这里是泛指都市,而不是特指某一都市。这说明都邑之中的“市”,一般都可称为“大市”;它大概是用以区别乡村中规模较小的集市,或新兴小城中规模较小的集市。
上面两条材料中的“大市”,或泛指城市市场,或指某种开市制度,都是渊源于战国的制度,并非汉初的新创,看不出它包含大都会中跨郡国的大范围地区市场的意义。而且“大市”并非“不久即废”,而是在整个汉代延续下来。
不但如此,“大市”在秦汉以后仍然继续存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皆有大市。《北史》卷18载司州牧、高阳王臣雍“往年在州,于大市鞭杀五人……”,是北方州郡有大市例。[10]南方大市尤多,且有“大市令”之设。如东吴名将潘璋就曾“为吴大市(按指管理大市的官吏)”[11],吴兴章华也当过陈的“大市令”[12]。由于“大市”热闹非凡,连皇帝老子模仿大市作乐[13]。同时,这时“大市”的含义也发生了某种变化,某些大城市由于出现多个市场,“大市”遂由都邑市的泛称转变为这些城市中规模较大的中心市场的特称。例如洛阳有三市,其中的“金市”亦称“大市”[14]。又《隋书·食货志》载: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