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
陈独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关于唐以前西藏文明若干
民本与民主——中西文明
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
古希腊文明特征新论
最新热门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质——创生与融合的文明

时间:2009-7-24 13:53:54  来源:不详
而年代为前七世纪至三世纪的乌兰固木墓地的颅骨绝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西周晚期的周人已和欧罗巴人有所接触”。新疆地区青铜时代古墓群中,也发现了不少“分属不同支系”的欧罗巴人颅骨。“文献上所说的匈奴和东胡,从现在已掌握的资料看,均属北亚蒙古人种的大范畴”。他们从战国中期开始大批南下,与向北方长城地带扩张的中原强国,展开持久的拉锯战。[[v]]可见,中华文明在其创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异质文化之间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交流就没有断过。

就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来看,游牧文化和骑马民族的确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如果说他们在西方的文明史上扮演着“食腐兽”角色的话;那么,他们在中国则大抵充当了“强心剂”角色。即每当中国的农耕文化陷于衰败之时,他们便步黄帝的后尘东进或南下,为中国农耕文化的持续发展,注进新鲜的活力。例如,继任舜担任华夏部族联盟盟主的禹,便是“兴于西羌”的、留在当地的黄帝族的后裔。商王朝衰败时,灭商继任华夏族盟主的周王族,与夏禹一样也都是黄帝族留在西北的后裔。而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建立中华帝国的嬴秦一族,同样也来自西北。[6]此后,凡是中华帝国处于衰败之时,便会有游牧的骑马民族来为其清除腐败,注射持续发展“强心剂”,它们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入侵,都为开始衰败的中华帝国带来新鲜的活力,致使中华帝国在动乱中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到了中华帝国和农耕文明进入烂熟期之时,他们便索性以易主的方式入主中原,成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却依然维护、遵从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从未有过任何偏离或中断。君不见,中国历史最辉煌的三个朝代汉、唐、清,皆是骑马民族的“强心剂”作用的结果——汉承秦制,没有嬴秦一族的东来,有怎么会有汉帝国的辉煌?唐继隋业,不但是南北朝长期动乱的结果,而且,唐李氏一族本身就具有胡人血统;清易明主,取代病入膏肓的明王朝入主中华的爱新觉罗一族,则是正宗的骑马民族出身。

真真是南橘北枳啊,在西方的货币经济环境中扮演“食腐兽”角色的骑马民族,到了中华民族的农耕人文环境中,竟充当了“强心剂”的角色。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一以贯之地传承数千年,最重要的原因,除了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这一客观条件外,恐怕就在于中华农耕文明特有的、以“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华夷之辩”、“以天下为己任”等为内涵的文化包容性。正是这个“和而不同”的包容性,使周边的游牧文化和骑马民族,入乡随俗地充当了“强心剂”的历史角色,甚至以入侵乃至易主的方式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共同维护和发扬了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

要之,“农耕为本、血缘共有”,“兼并战争、家国同构”和“海纳百川、生生不息”这三者,也就是中华文明“农耕、兼并、融合三位一体”的生存发展模式。


--------------------------------------------------------------------------------

[1]所以,花了近三十年时间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当地人共同信奉的神明,有关他的种种神话传说、仪式、庆典,历经大约六百年历史文化积淀,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民俗。

[2]所谓拟血缘,概括地说,就是孔子所谓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或通常所谓的“家国同构”,即将血缘共有制及其相应的等级关系和伦理观念,放大、延伸、扩展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如将“孝”发展为“忠”,忠君爱民便是孝悌的延伸,社会道义便是血缘伦理的延伸;将亲缘关系扩展为乡缘、地缘、业缘、学缘等拟血缘社会关系,拟血缘关系便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国君或官僚的权威便是家长、族长权威的延伸,等等。

[3]即以植物食物为主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亦即筷子文化;与之相对应的是游牧民族和西方诸民族以动物食物为主的肉食文化,亦即刀叉文化。

[4] 《国语·卷十·晋语四》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据刘起釪考证:“少典之‘典’,显然是‘氐’的音转”,“蟜”的古音乃“古羌字的音转。”(刘起釪:《续古史辨》,P1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所以,少典族即氐族,有蟜即羌族。自从远古以来就一直居住在广大西北湟渭之间,即今陕西、甘肃、青海地区,都是主要从事畜牧业的半农半牧部族。

[5]据孙新周考证,在黄河上游诸青铜文化中,与古羌人最密切的辛店文化,其彩陶艺术的艺术风格,与西亚彩陶具有完全一致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