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
最新热门    
 
三代的城市经济与防御战争 ——《沈尹戌论城郢》研究

时间:2009-7-24 13:53:56  来源:不详
举例反驳其观点,说此辈“徒以子囊城郢为嗤笑而不知城郢未始非社稷之至计,此又可与楚昭之事连类而并观之也。后宋百年而金复都汴,木虎高琪筑京城逾年,卒能歼厥巨魁,光复旧物,此又深根固本之关于长算,可为明效大验者也。”
    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加剧,各国的君主、卿大夫为了增强防御能力,纷纷在封土、采邑上修筑城郭,掀起了一阵热潮。据《春秋》记载,仅实力中等的鲁国,就新建大小城池19座。列国的君臣将相都把筑城视为首要政务,像伍员答吴王问时讲:“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以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2 〕而沈尹戌的议论却和时代潮流相背,这不免令人产生疑问,他的这种思想究竟是从何而来呢?征诸史实,方知沈尹戌之论是对“古者”,即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政治、军事经验的总结概括,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防御作战时通常不采取固守城池、抵抗强敌的战术,这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战争具有的某些规律和特点。试析如下:


    三代(夏、商、西周)是华夏文明发展的最初阶段,尽管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四千年前、夏朝建立之际就出现了以王城岗、平粮台古城为代表的早期城堡,后来又有了墙垒周长数公里的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但是综观三代的战争经过,却很少见到依托城池抵抗强敌围攻的记载,更没有成功的战例。春秋以后,像田单守即墨、刘秀战昆阳、拓跋焘攻盱眙、唐太宗围安市那种守城者以少胜多的战例不胜枚举,而三代是绝无仅有的。从历史上看,夏、商、西周的大规模战争中,处于防御态势的一方采取的战术,通常是以下几种:
    1.出城迎战 防御者自忖可与来犯之敌一决高下,便倾巢出动,离开城邑,在郊外的原野上摆开阵势,进行会战,“争一日之命。 ”〔3〕这种情况在三代最为常见,如禹伐三苗,启伐有扈,成汤伐桀,武王伐纣等等。
    2.弃城而逃 守方估计自己并非强敌对手,便走为上策,逃之夭夭。如古公亶父居豳,戎狄来犯,“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4〕西周末年,申侯与缯侯、 犬戎会师进攻镐京,“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5〕即弃城东走, 至骊山下被杀。
    此外,在第1类战例中,防御一方在野战失败后, 通常也不采取退守城池、继续抵抗的战术,或是像鸣条之战后的桀、被周公东征打败的武庚那样,战败后率领族众南逃北窜,远徙它乡;或是像牧野之战以后的纣王,逃回宫内,自杀了事。
    3.守城拒敌 虽然认为已方势单力孤,不敢出城迎战,但也不愿抛弃家园,远离故土,因此依托城垒工事来抵御强敌的攻打。这种战例在三代非常少见,史籍所载,惟有文王伐崇、三旬而克一例,结果还是守方失利,全军复没。特别是在夏、商、西周王朝灭亡之际,没有一位君主企图以守城战术来负隅顽抗,这和北宋、金、明几朝末代皇帝困守孤城、抵抗强敌围攻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反照。司马懿曾讲:“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6〕而三代防御一方的君主将帅,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往往是如不能出战,即当逃走,极少采用守城抗敌的对策。应该说,沈尹戌轻视守城战术的思想,确实与三代流行的防御原则相符合,那就是面对来犯的优势之敌,假若无力出兵迎战,最好不要守城,还是远走为妙。
    为什么夏、商、西周的统帅们处于被动防御态势时,通常不愿意依托城池来进行抵抗呢?主要原因在于,三代的都邑不像春秋以后的城市那样具备坚固、持久的防御能力;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统帅们认为守城战术难以经受强敌长期围攻的考验,因此多不愿采用它。军队使用何种战斗方法,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武器装备以及进攻和防御的手段,而这些归根结底是由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城市的防御能力包括多种因素,如规模、布局、筑垒的形式和材料,防守器械与人口、兵员、粮草和其它物资等等。在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的防御能力也就有强弱之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例如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城垒,只是在民众聚居的村落周围,修筑起简陋的围墙、栅栏和壕沟,用来防备邻近部落的掠夺袭击。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使城市的规模、人口、财富显著增长,“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7〕不仅形成了临淄、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